43-48[2/2页]

现在海德拉巴矿石出世,一切都是刚刚开始,王冲还没有什么竞争者。王冲想要的做的并不“卖海德拉巴矿石”,而是要一开始打出自己的品牌!



那些出数万,数十万黄金买乌兹钢武器的也不是傻子,如果乌兹钢武器不是拥有远超同等武器的极高的水平和技艺是不会有人花这么多钱去买的。



冷锻是武器锻造过程中的关锻一步,需要锻造者尽最大的力量,越大越好千锤百炼的去锻



炼。



在这一方面,如果有小妹这个天生神力,媲拟元气九阶的高手帮忙,王冲几乎可以肯定自己锻造出来的乌兹钢武器绝对拥有极高工艺和质量!



“成交!不许后悔!”



看到二百两黄金,王家小妹眼睛都直了,从王冲手里接过,一脸紧张兮兮的样子,生怕王冲后悔。



“不过,小哥,你哪来那么多钱?”



王家小妹终于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魏小哥赚了不少钱,可没说他的钱是多哪里来的。



“再加十两,不许跟老妈说!”



王冲直接塞过去一锭黄金。



“成交!”



王家小妹得了黄金,立即喜笑颜开,哪里还管王冲哪里来这么多钱。



“汗啊,还真是个小财迷啊!”



魏皓在一旁,看得心里直抹冷汗。



有了小妹这个“高手”帮忙,乌兹钢武器的打造进度又加快了不少。王冲也不着急,每天练练功,监督监督工匠冷锻的进度,然后就是静静等待乌兹钢冷锻完成的日子。



【今天六章爆发,每二小时一章,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另外,记得加我的微信关注号哦,搜索皇甫奇就行了,^-^】



...



第三十六章 京师轰动



时间慢慢过去!



就在王冲按步就班,静静等待乌兹钢武器冷锻完成的时候,十天之后,一个从边荒传来的消息轰动了整个京城。【..】



姚广异!这位以阴谋和算计闻名的大唐名将,“姚老爷子”的三子,在边陲百越胡越界入侵的时候,突然离开营地,带领大军突然莫名其妙,没有任何缘由的出现在了“九公”次子王严的营地附近!



最为诡异的是,本来距离入侵地点最近,应该镇守营地,负责出击任务的王严大军,却恰巧偶然的在一天之前,百越胡入侵之前,搬离营地,后撤了五十里!



于是,在边陲驻地第一次出现了这种诡异的事情:



本来应该出现,肩负镇守任务的驻地大军在大后方观战,而本来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非镇守大军却代替王严,以雷霆万钧之速击溃了来犯的胡人大军!



大唐立国几百年,在边陲还从来没有出现这种诡异的现象!



现在,做为这件事情的当事方,不管是姚广异和王严都是一言不发,惜字如金。但是在京城里,这件诡异的“出击事件”早就掀起了轩然大波,引得整个京城各方都沸腾了。



胡人入侵,还没来得及造成任何伤害,就已经被大**队入侵,从这一点上来说,“出击事件”只是一件鸡毛蒜皮的边疆小事,不值一提。



但是京城里的人都不是傻子,这件事情牵涉到了“姚老爷子”的三子姚广异,又牵涉到了王严这位“九公”的子孙,更何况又正值宋王和齐王争斗激烈的时候,这一切就显得不那么简单了。



傻子都知道,如果不是王严在姚广异出现前半天,突然莫名其妙的,无巧不巧的决定营地后撤五十里,那现在这一切就完全不同。



想一想,王严和姚广异两位朝廷大将联手御敌,先不说真相如何,单单是“姚、王两家联手”这一简单事实释放的政治信号,就足以给京城里的各方太多暗示了,太多解读了。



人们不会相信你说的,只会相信他们看到的!



但是现在,当姚广异带领大军出现的时候,王严却主动避嫌,大军提前后撤了五十里,远离了战场。



使得整出事情顿时变成了一起姚广异行军百里,自导自演,代替王严击溃胡人的闹剧!



京城里,就算傻子也看得出来这里面刻意、暗算的味道。



且不管姚家到底想干什么,但至少王严这边已经用行动清楚的表明了王家的态度!



姚广异,这位朝堂老奸巨滑,无往不胜,一手掀起宋、齐二王党争,几乎把宋王击得丢盔卸甲的高手,第一次在边疆,在他最擅长的领域里吃了败仗!



——而且还是以一种极其笨拙的方式,被所有人看了一次笑话。



“哈哈哈,太好了!”



消息传到宋王府,宋王猛的一掌拍在桌上,把那张信纸拍到了掌底。连日来的担忧、烦恼一扫而空。



这一刻,宋王前所未有的放松。



“王耿直,本王果然没有看错你!没有看错王家!只要有王家,有九公鼎力相助,就算所有人都走光,都背叛本王,本王又何惧之有?!”



宋王坐在大殿上,眉飞色舞。这半个月来,这可以看是他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了。



王严已经用自己的方式表明了王家的态度,这一刻,宋王心中的最后一点怀疑也烟消云解了。



“呵呵,殿下,我说过王严是不会背叛的。没错吧?”



堂下,卢廷一身青衫,手扇把玩,看着上方的宋王微笑。



“哈哈哈,卢学士,这件事你要怎么说都可以!”



宋王双手按着扶手,从宝座上站了起来:



“我现在就想知道齐王那边怎么看,这个混蛋!差点上他的当了!”



想起之前的种种,宋王也是心有余悸。齐王和姚广异那边在他这里挖了太多人了,最严重的时候,他甚至饭都吃不下,每个人都怀疑。



在朝堂中屹立多年,宋王再清楚不过,如果身边的人感觉自己受到无妄的猜忌、怀疑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了。



最后,说是众叛亲离都不算为过。



自己距离这一步也只有半步之遥,还好最后一步,王严让自己清醒过来。只要王严,只有整个王家还在支持自己,那自己就还不算输的太惨,自己就还有反戈的余地。



齐王那边,是彻底失败了!



宋王想着,扭头看了一眼身后的老管家。后者虽然脸色古板、冷竣,一如往昔般看不出表情,但却很快明白了主子的心思。



“殿下,这件事情老奴承认自己错了。是老奴多疑,冤枉了王家的人。如果可以,老奴愿意前往,亲自向王将军负荆请罪!”



老管家坦然道。



当初是他把王严请到宋王府,也是他在宋王相信王严的时候,劝谏他防人之心不可无,还是等以后再说。



事实证明,在这件事情上,完全是姚广异和齐王陷害王家。王严本身是完全可以信任的。



尽管这件事情是自己错了,不过老管家心中却无半点沮丧,反而暗暗替宋王高兴。



“呵呵,你把我想到哪里去了。这件事本来就是我的意思,和你有什么关系。一人做事一人当,你也不会去找王严,等到九公生日的时候,我会亲自向他认错,说明这件事的。”



宋王摆了摆手道。



王严知道后撤五十里,这足以说明王家在这件事情上并不是傻子,至少,他们是感受到了来自自己的怀疑。



宋王并不是没有担当的人,在这件事情,错了就是错了,他不会去责怪身边的人。



“呵呵,殿下放心,九公一定不会介意的。到时候,我陪殿下一起去就是了。”



卢廷看到这一幕,抚掌轻笑。这才是他认识的宋王,虽然会因事而一时迷障了眼睛,但总会很快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从来不缺乏承认错误的决心和勇气!



以他皇亲贵胄的尊贵身份,这一点是极其可贵。也是他对宋王如此忠心的原因。



“不过有一点,殿下,你不觉得奇怪吗?”



卢廷突然笑着道:



“王严的性格向来刚正、耿直,他怎么知道姚广异会带兵出在他的驻地附近?而且又怎么能够料敌机先,预先后撤五十里?这可不像是他能够做出来的事情!”



“王严王耿直要是一直能有这么机变,恐怕当初,姚广异就不会选择向他下手了。也不至于在边陲栽了这么大个跟头,被所有人看了笑话。”



“你是说……”



宋王身躯一震,却是被卢廷提醒,第一次露出思忖的神色。刚刚他只顾着高兴了,却没顾着去思考这件事情里的种种蹊跷之处。



的确!他和卢廷也不是第一天认识王严了,王严的为人处事如何,他再清楚不过了。



这一次,姚广异丢乖现丑,闹这么大个笑话,确实不像是王严的一惯作风。



“莫非,这是九公的意思?”



宋王想来想去,只能想到王家那位德高望重的老爷子了。如果这事不是王严的意思,那只可能是王家的那位老爷子在背后指点他了。



想来,也只有那位老爷子有这份实力去指点他!



“嘿嘿,九公屹立朝堂几十年,风雨不倒。甚至现在内退了,都被招到四方馆,接受陛下问询,随时问政。我倒也希望是他,不过阴谋、权算,勾心斗角,从来不是九公的擅长。而且,天高圣皇远,老爷子再厉害,整天待在四方馆,足不出户,他又是怎么神机妙算,提前知道姚广异要带兵出现在王严的领地?”



卢廷道。



“不是老爷子?”



宋王皱起了眉头。他本来以为自己已经猜到了答案。没想到卢廷居然完全否决。但如果不是那位老爷子,那又能是谁呢?



姚广异可不是乏乏之辈,能在智计上和他持平,让他吃这么大个闷亏,而且还吭不出声来,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到的。



王家上上下下,几乎就没人符合这个条件。



九公的长子王亘官至伯爵,在朝中议事,长袖善舞,倒是有那么点可能。不过他是文职,不领兵马,在军事上几乎一窍不通,不要能指点得了王严。



幼子王典在天龙山任教官,是个莽夫。在这方面更加帮不上王严。而剩下一个个就是女流了。



到底是谁在幕后指点王严,手段如此高明,却又如何简单,仅仅是后撤五十里,就让姚广异这样卓绝的人物处一拳打在空中,而且半点吭不出声来?



这个人的眼光如此洞察,心思、手段又如此高绝,如果有这样的一个人物出来帮助自己,岂不是对自己来说如虎添翼。



这次被姚广异和齐王挖墙角,几乎众叛亲离,也让宋王深深发现自己身边实在是太缺乏这样一个人了。



卢廷虽然不错,但他长于分析,却缺乏谋略。和那个指点王严的人还有不少的差距。



但是,到底是谁呢?



宋王冥思苦想,却始终想不出来。



“殿下难道忘了,其实还有一个人。”



卢廷道。



“谁?”



宋王抬头,几乎是脱口而出道。



“殿下难道忘了王严还有一个三公子,殿下可不是不久之前还派了人送他礼物吗?”



卢廷微微笑道,目中若有深意。



“你是谁他?”



宋王悚然一惊,终于知道卢廷说的是谁了:



“不可能吧!”



就算卢廷说是姚家那位敌对的老爷子,宋王都不会感到这么震惊。要知道卢廷说的可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



宋王怎么也不相信,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能识破姚广异的阴谋,并且指挥远在千里之外的战斗。



“呵呵,我也就是说说。”



卢廷道:



“殿下难道忘了‘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还有鲍宣那件事。这两件事情可也不像是寻常的十几岁的孩子能做出来的事情。”



轰隆!



卢廷这翻话就像一道雷霆掠过宋王脑海,这一刹那,宋王心中震惊的无以复加。确实,如果说不像一个十几岁小孩能做出来的事情,王家那位三公子之前做出来的就像是寻常的孩子能做出来的吗?



宋王又想起了卢廷说过的话,广鹤楼上,王家和姚家两家孩子之间的争斗,有没有可能真的是其中一方故意发起的。



如果事实真的是这样,那就未免太令人震惊了!



当然,这一切仅仅只是猜测,就像卢廷说的,这只是“说说而已”。但就算是这样,也足以让宋王深深记住“王冲”这个名字,并且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了。



“再有一段时间就是九公的生日了。到时无论如何,我都要亲自见一见这个王冲。”



这一刻,宋王心中对于那个还没有见过的王冲,突然产生了极其强烈的好奇感。



...



第三十七章 愤怒的齐王



“混帐!混帐!混帐!……”



与此同时,另一处金璧辉煌的齐王府邸中,一阵阵震怒的声音伴随着道道金色云柱直冲天际。【全文字阅读..】



刹那间,齐王府上空电闪雷鸣,但这金色的闪电却始终只盘踞在齐王府上空百余丈的范围,并不波及其他。



“姚广异!你太令本王失望了!——”



这一刹那,齐王心中的愤怒和失望简直难以言表。临出发之前,姚广异一再向他保证,这次的事情一定万无一失。



看在姚老爷子的面子上,也看在姚广异过往的成绩上,他才压下心中的愤怒,对广鹤楼中的失误视而不见,隐而不发,没想到,姚广异居然就给他这样一个交待。



姚广异不止没能按他说的那样,成功离间宋、王两家,而且他在边陲的滑稽行动连带的让他也成为了整个京城里的笑柄。



姚广异是他的部下,一向被他视为左膀右臂,引为心腹。他的失败,就是自己的失败,现在朝堂里的那帮人,还不道怎么笑话自己。



齐王心高气傲,他是绝对不能接受失败的。这样的耻辱,让他如何能够忍受?



“姚广异呢?把姚广异叫过来!”



齐王怒不可遏,整个齐王府的人,上上下下数百口人也是噤若寒蝉,吭都不敢吭一声。



“传我的令牌,叫姚广异,我要拧掉他的脑袋!——”



齐王暴怒的声音响彻王府。



片刻之后,一匹战马便离开了王府,直奔边陲而去。



魏国公府、苏国公府、林国公府、郑国公府,姚府、韩王府、楚王府、宰相府……,整件事情在这些大唐的高层和权贵之中引发了巨大的反响。



但是没有人知道,此时此刻,做为当事者的一方,姚广异的感受远比任何一方都在深刻的多。



“不可能的!不可能的……”



边陲境地,姚广异端坐在马背上,在返程的路上,穿过一座座密林,整个人心神恍惚,就好像丢了魂一样。



在对抗胡人的战斗中,他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成功者。他根本没有损失多少,就彻底的击溃的来犯的百越胡。



在他们死亡的那一刻,姚广异都能够清楚的看到他们脸上不解的神情。



不应该是由自己来迎战他们!



不应该是这个样子!



这一切和约定的不一样!



……



姚广异能够清楚的读出他们眼中的各种心思。如果是以往,姚广异会很享受这种感觉。



但是做为胜利者,姚广异心中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因为姚广异清楚的知道,在另一场战争中,在对付王严和王家的另一场战斗中,他已经已经一败涂地,输的毫无悬念!



更要命的是,姚广异自来自负算无遗策,但这一次,他甚至都还不知道自己败在哪里。



“不应该是这样子的,不应该是这样子的……,我到底是输在了哪里?”



姚广异喃喃自语,整个失魂落魄一般。他的脑海中此起彼伏,覆来覆去,全部都是和这件事情有关的事情。



这件事情在进行之前,他已经在脑海里仔仔细细推敲了无数遍,直到没有了任何的疏漏才采取的行动。



王严就算再厉害,也不可能算到自己会在边防这件事情上暗算他一次。



姚广异又想起了出发之后斥候传回来的情报。就在他带领大军出发,距离王严的营地还有半日里程的时候,他还收到了斥候的消息:



一切正常!王严的大军还在营地,没有任何的异动!



这些斥候都是身经百战,跟随他几十年的心腹。正是因为收到了这个消息,他才敢笃定,自己的行动一定会成功。



但是让姚广异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他带领大军出现在王严驻地的时候,等待他的却是一个空荡荡的营地。



而做为正主的王严,却诡异的出现在他后方五十里远的地方,坐壁上观!



姚广异当时就懵了!



不管他愿意还是不愿意,当那些胡人出现的时候,姚广异都知道自己没有任何的选择。只能带领大军迎击,代替王严本来的角色!



这一战,他一败涂地!



做为离间宋、王两家,营造姚、王联合的重要一环,他的计划彻底的失



败了!齐王那里还不知道该如何的愤怒。



到底是谁算计了他?



姚广异的脑海中此起彼伏。



王严?



不可能!他真有这份能耐,当初自己根本就不敢鼓动齐王,策划这一系列瓦解宋王的行动!那到底是谁?是谁手段如此高明,是谁隐藏在幕后,看穿了他的计划,指点王严,秘密的策划了这一切?



这一刹,姚广异后背冷汗浠沥沥而下。在朝堂中争斗了这么多年,第一次他感觉到了强烈的不安。



只要想想有这么一个智谋、权变不下于自己的“隐形人”藏在幕后,帮助王家,姚广异就寝食难安,如芒在背。



……



“哈哈哈!姚广异,你失算了!”



和姚广异不同,此时此刻,王严坐镇领地心情激荡,高兴不已。此时此刻,王严的营地之中杀鸡宰羊,美酒佳酿,好不执闹。



王严早就传令下去,犒赏三军!



这场战斗虽然是姚广异打的,但王严却比姚广异这个当事者还要兴奋。人人都以为王严、姚广异同朝为官,王严是在替姚广异高兴,却没有人知道王严想的根本不是这个。



王严没有什么太大的政治天赋,所以姚广异在广鹤楼暗算他的时候王严不知道,姚广异离开京城,悄悄返回驻地对付他的时候,王严也不知道。



但这并不代表胡人越境,他的斥候侦察到姚广异的大军拔营,违反军令,朝着自己的方向出动的时候,他还不知道!



大唐帝国的军令,任何将领在面对异族入侵的时候,都不得后退,必须肩负起击退敌军,保护大唐领土的任务。



违者军法处置!



不管他愿不愿意,当姚广异率领大军出现的时候,面对胡人入侵,他都必须和姚广异联手一起对抗胡人!



——他和姚广异确实没有什么恩怨,但两人也远没有亲密到这种地步。这一招,姚广异实在太刻意了!



如果不是三子王冲一直提醒,如果不是他心中留了一份神,这一刻,他早就被姚广异算计了。



“姚王两家联手,冰释前嫌”,只要想想这个消息传回京城所会引发的轰动,王严心中就忍不住冷汗涔涔。



三子王冲之前说姚广异是故意在广鹤楼里半句话不说,陷害自己,王严那时还不相信。但此时哪里还有半点怀疑。



“冲儿,冲儿他到底是怎么知道?……”



王严一身戎甲,面向北方。初时的激动和兴奋过去,此时此刻,他脑海中只剩下这一个念头。



在王严心中,实在有太多太多的疑惑了。



三子王冲只是一个十五岁的小孩子,他叛逆,他忤逆!不独是强抢民女的事情,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实在是太让自己失望了。



王严怎么都想不明白,王冲一个十五岁的小孩子到底是怎么知道姚广异陷害自己的,又是怎么知道姚广异要在那天以那种方式暗算自己?



姚广异可不是普通人!



王严实在无法明白,王冲一个小孩子是如何知道这种隐秘的军国大事的?如果不是军令在身,王严真想一个人马上飞回京城,亲自找到王冲问个明白。



“京城那里也应该收到我的消息了吧……”



峰峦顶端,王严披风猎猎,望着远处晦暗的天空,眼中变幻不定。数天前,他就已经寄了一封信回京,想来,王冲也应该收到他的信了吧。



……



乌兹钢的锻炼如火如荼。



和往常一样,王冲在监督完冷锻的情况就返回家门。



“娘亲!……”



王冲双手一推,刚刚跨进大门,叫了一声娘亲,一下子就愣住了。只见平常空旷的大厅里,这一刻突然密密麻麻坐满了人影。



这些人谁也没有说话,看到王冲进来,纷纷抬起头,齐齐看了过来。



“娘亲!”



“大伯!”



“姑姑!”



“姑父!”



“堂姐!”



……



看到这些平常根本不会出现在这里的人影,王冲心中咯噔一跳,突然有种非常不妙的感觉。



太安静了,人太齐了。



除了给爷爷祝寿的时候,王冲从来就没有家里看到过这么多人。这种阵仗以前还从来没有出现。



特别是大伯,坐在那里,阴晴不定,脸上看不出表情。



“难道是姚家老爷子到圣皇那儿告我,出现了什么变故!”



王冲心中咯噔直跳,就在心中忑忑不安的时候,突然眼前一暗,王冲只觉得身体一紧,就被一道冲过来的身影紧紧的抱住。



“冲儿!”



王冲正要挣扎、反抗,耳中就听到了一阵柔软的声音,是娘亲!



“冲儿,你父亲在信里什么都说了。孩子,你终于长大了,懂事了,以前是娘错怪你了……”



王夫人赵淑华泪水涟涟,不断的滴落到王冲胸前。王冲重生这么久,还是第一次见她这么激动。



王冲怔了怔,目光从母亲腋下掠过,看到不远处那张桌上的信封,那上面的字迹王冲异常的熟悉。



“是父亲的字迹!……”



王冲心中一动,电光石火间无数的念头掠过脑海。王冲隐约想到了什么,慢慢的张开双臂,反手抱住了自己的母亲。



“娘亲!”



王冲终于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会出现在这里了。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父亲那边终于有消息了吗?



从母亲的反应来看,自己的苦心没有白费,最后一次,父亲终于听进了自己的劝告。



一种暖暖的感觉充斥心中,王冲这么久悬着的一颗心慢慢的落了下来!



...



第三十八章 家族的重视



“美华,你们母子有什么话以后再说。【全文字阅读..】这次来,我们是有很重要的事情询问冲儿!姚、王两家,还有宋王的事情,我们必须找他问清楚。”



突然,一个厚重、威严的声音传入耳中,王冲抬起头来,看到正中央,位置最显赫的地方,一名四十几岁的中年男子正襟危坐。



他的脸色严肃,一丝不苟,坐在那儿给人一种非常威严,非常的理智的感觉。这种人一看就是那种非常适合担当朝廷要职的人。



事实上,他确实就是。



“大伯!”



王冲脑海中闪过一道念头。这个人就是自己的大伯的王亘。前一世,王冲刚刚穿越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天不怕地不怕,唯独对这个和自己不怎么亲的大伯王亘有些惧怕。



这世上有些人,是因为生气才会发怒,因为发怒才会使人惧怕。但有一些人,似乎生来就是使人惧怕的。



他们似乎从骨子里就不会笑,而笑起来,阴森可怖,比哭还要令人可怕。



自己这位大伯就是这样的人!



甚至自己那位堂姐王朱颜,从某些方面来说,就是因为遗传了大伯父的这些基因,王冲才感觉她这么的令人忌惮。



“即然大伯说了,那就按大伯说的办就是。”



王夫人赵淑华松开手,神色讪讪,显然对于王冲的这位大伯父也有些忌惮。封建社会,长兄为父,王亘是长子,在王家天然具有优势,这一点不独是赵淑华,包括王冲的大姑、姑父、小叔,所有人都是如此。



大伯父一说话,所有人都是噤若寒蝉。只有王冲的堂姐王朱颜都安静了许多,只是王冲调皮的眨了眨眼,翘起大拇指,给了个鼓励的手势。



“王冲,我问你。你父亲在边陲突然拔营,大军后撤五十里,躲过了姚广异的暗算。你父亲说这是你的功劳,是你告诉他的。我问你,这是真的吗?”



王冲的大伯父王亘盯着王冲道,刹那间,王冲的姑姑、姑父全部看了过来。



所有人都相着王冲,等待着他的回答。



虽然母亲已经把什么都解释了,不过王冲看得出来,众人明显不相信这是他做的。就连堂姐王朱颜,也是有一点不信的。



毕竟,和他以往的行径相比,他这次做出的事情实在太过惊人。



“是我!”



王冲沉默片刻,迎着众人的目光,认真的点了点头。



这简单的两个字,落在众人耳中,感受却完全不同。众人看着王冲,目光复杂不已。虽然王冲的父亲给家族的另一封信里已经把问题说得清清楚楚。



但亲耳从王冲口中得到确认,感觉还是非常震撼。



“我问你,这倒底是怎么回事?”



王冲的大伯父依旧板着脸,冷冷道。



“王冲,你也不要紧张。你大伯父并不是要审问你!”



一旁,王冲的姑姑王茹霜连忙解释道:



“你可能还不知道,边陲的事情已经在京城里引起了轩然大波。姚家的人做的不地道,几天前,姚广异带人出现在你父亲的领地,想要造成我们王家和姚家冰释前释,一起联手的假象。”



“还好你父亲听了你的话,带领大军拔营,提前后撤五十里,洗清了嫌疑,也使得姚广异和姚家措手不及。这一切你父亲都在信里说的明明白白,这都是你的功劳。在和姚家的争斗里,我们王家可是大大的扳回了一城。”



“王冲,现在你可是我们王家的大功臣!”



王冲还只是个十五岁的小孩,在王氏一族还没有不怕自己大哥王亘的。王冲的大姑王茹霜似乎知道这点,所以特地笑着缓和气氛。



“另外,这次找你来了解情况,其实也是你爷爷的意思。你可是有功无过,不必太紧张。”



听到大姑后一句话,王冲心中咯噔一跳,猛的打起了精神。如果自己没有记错,爷爷端坐四方馆,随时为圣皇提供政策决策支持,从来不会关心这种国家大事以外的小事。



这次边疆发生的事情,显然引起了他的注意。或者更准确的说,是自己引起了他的注意。



在王氏一族的孙子辈中,目前还只有大哥和大堂兄引起了爷爷的注意。自己这个小孙子受到爷爷的重视,这还是头一次。



王冲飞快的瞥了一眼自己的母亲,只见她的脸色潮红,显然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情。



“太好了!”



王冲猛的握紧了拳头,心中紧动不已。这绝对是个意外的收获。在王氏一族,爷爷虽然年事已高,但却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王家所有的权利、地位、名誉、影响,全部来自于爷爷当年的从龙之功。在朝堂上,爷爷拥有巨大的影响。



自己的大伯和父亲之所以有现在的地位,也全都是因为爷爷的功劳!



姚家姚广异,包括那个老不死的姚老爷子,还有贵为皇亲贵胄的齐王之所以对王家这么忌惮,想方设法的想要拆散王家和齐王,关键也是因为自己那位隐居四方馆,轻易不现身的爷爷!



不过王冲在意的还不是这个。



“桌子上的那封信,我可以先看看吗?”



王冲一指桌子上白色的信封道。



“当然,这本来就是寄给你的!”



房间里的人点了点头道。



王冲取过信封,瞥了一眼,发现信封上的铅封已经被拆了。显然信里的内容,其他人都已经看了。



不过,王冲一点也不奇怪。



宋王和齐王是当今朝廷里权位最高的两位大唐亲王。围绕着他们,不知道牵扯到了多少朝廷重臣、边关将军。



这种朝堂里的党派之争一向是凶险无比,如覆薄冰。



王家身涉其中,一个弄不好,就是身死道消,灰飞烟灭,所有的权势、财富、地位,在一昔间化为焦土。



涉及到这种事情,王家上上下下若是不关心,不在意,不想弄个明白,那才真的奇怪了。



拆开信,取出里面的信纸,一行行龙飞凤舞,气势磅礴的字迹扑面而来,字里行间透露出一股急切的味道。



“是父亲的字迹。”



王冲认出了父亲的笔迹。在信里,父亲王严把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全部讲叙了一记。不出意外,父亲果然听进了自己的话,在自己说到的日子提前派出斥候侦查到了姚广异的动静,然后提前后撤了五十里。



整个事情的经过并没有花多少时间。然而更多的却是询问王冲的内容。王冲可以感觉到父亲心中深深的迷惑。



毫无疑问,整件事情的前前后后,有太多的事情是他想不明白的了。王冲为什么知道姚广异要害他,又为什么知道宋王会什么时候派使者过来接他,又为什么知道胡人入侵,以及姚广异会派兵出现在他的领地,所以提前让他后撤五十里?



如果王冲一惯的表现都是极其杰出优秀,睿智聪明,受到家族的重视,展露惊人的天赋也就罢了。偏偏王冲以往的表现一直都是让人不省心的。



甚至不久之前还干出了强抢民女这种一般的世家纨绔都不会干出来的低劣事情。



试想一下,这样的一个王冲突然一夕之间变得这么洞察秋毫、英明神武,谁会心中不怀疑?



王冲抬头扫了一眼,大伯父、堂姐、大姑、姑父所有人都一语不发,期待的望着自己。



这是王冲第一次在家族里受到这么多人重视。脑海中,无数的念头飞掠而过,王冲渐渐的冷静下来,脑海中,许多的念头渐渐变得清晰起来。



上一世,一直到王氏一族彻底没落为止,王冲都从来没有受到家族里的任何重视。在所有家族成员的眼中,王冲就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



但王氏一族并不是什么普通的家族,在整个中土,能够和整个王家相提并论的世家绝对没有几个。



王冲深深知道,如果能够得到家族里的重视,对于自己以后的计划将有多大的帮助。以王氏一族的资源,包括、爷爷、大伯、姑姑、小叔、父亲、大哥、堂哥、堂姐……,所有的能量联合起来,那股力量是极其庞大的。



这绝对是自己独自奋斗所无法比媲的。



但是在此之前,自己需要首先赢得他们信任,获得所有家族成员的认可!在王冲的计划中,改变王家的第一步已经完成,接下来就是要进入家族的核心,而眼下就是最好的机会!



自己那位隐居在四方馆的爷爷很少会询问小字辈的事情,这次虽然来的是大伯、姑姑、姑父他们,询问自己的也是他们。



但王冲深深知道,自己那位位高权重的爷爷才是真正询问自己的人。



边陲的事情影响太大了,父亲“无意中”躲过了姚广异的一次暗算,使得整个王氏一族无意中逃过了一劫。



这种表现实在是太惊人,根本不像自己这个年纪的人能做到的。



现在不止爷爷,恐怕所有人都想知道自己是怎么做到的?



王冲可以很轻易的找到许多说得过去的借口,比如说,像某些穿越众里流传的,某个世外高人找自己,把姚家的阴谋告诉了自己;又或者,自己只是偶然无意中听到了姚家对付王家的计划,所以告诉了父亲。



这些统统都可以说得过去。但这样一来,就和自己本来的目的背道而驰了!



自己要想挤进家族的核心,让所有人重视自己,就必须完全展现出自己的锋芒,让所有人重视自己,给他们留下难以忘怀的深刻的印象。



“大伯,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不久之前,马周打着我旗号强抢民女的事?”



王冲抬起头,看着众人中间地位最高,年纪最长的大伯王亘,冷静道。



“记得!”



王亘道。他脸上面无表情,心中却突的跳了一下,闪过一丝怪异的感觉。



在王氏一族,他是长子,老爷子所有的权利、影响几乎都被他继承,在家族内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王家上上下下几乎没有不怕他的。



别说是王冲、王朱颜这些小家辈,就是王茹霜,赵淑华这些长辈,见到他心里都有些害怕。



王冲以前也见过他几次,每次都是大气不敢出,畏畏缩缩的,但是这一次,这个不学无术的王家“败类”居然敢直视他的目光,没有任何的畏惧。



这一点,就算王冲的大哥、二哥都做不出。



“这小子……”



王亘眉头微蹙。平心而论,在来之前,他根本不相信王严的说辞。就凭王冲肚子里的那点货也能指点王严?



这件事情十有**还是王严护着自己的儿子,为了引起老爷子的注意,替他脸上贴金。



但是现在,看着王冲侃侃而谈,冷静、从容的神态,王亘突然有些不确定了。在官场打磨几十年,真的不怕还是装的不怕他还是分得出来的。



眼前这个王冲和记忆中的印象确实是不一样了。



...



43-48(2/2)-->>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