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102[1/2页]

第八十七章 刻薄的大伯母!



第八十七章



四方馆看着静悄悄的,但是王冲却知道,这个地方绝对是中土神洲守备最森严的地方之一。【..】



这里面不知道派驻了多少禁军强者,远远望过去,四方馆上空,连空气都隐隐有些扭曲,看到日月星辰都有些怪怪的。



四方馆看着简单朴素,轻轻松松就能翻墙过去,但真正每去之后就会发现,这个地方绝对是龙潭虎穴。



轻易能进入,但并不一定能活着出来!



王冲每次进入这里,都会有一种进入铜墙铁壁的感觉。



“想不到,终于又来到这里了。”



看着远处的四方馆,王冲心神恍惚,眼中闪过一丝极其复杂的神色。对于四方馆,王冲其实一直是不喜欢。



原因很简单,这里的气氛太严肃了。每次进入这里,不像是家庭聚会,而像是参加“朝会”一样。



而且,爷爷,或者说老爷子(王冲在内心里一直这么称呼他)的性格又太过刚正、廉洁。



王冲的叛逆,不学无术,闹事,落在老爷子的眼中并不讨喜。这使得王冲每次来这里都仿佛隐形人一样,被边缘化了。



没有人注意他,也没有人在意他。



因为这个原因,王冲就越发不喜欢来这里了。



很多事情,都是要失去了以后,才能感觉到它的重要的。



王冲真正感觉到老爷子的份量,是在老爷子去世以后。整个王氏一族失去了依靠,顿时天塌地陷,彻底的衰落下去。



直到那个时候,王冲才幡然醒悟,真正明白老爷子对这个家族意味着什么。



人总是要不断的接受教训,才会成长的。



当很多年后,王冲已经不再年轻,王冲才真正明白爷爷的用心:



他一生刚正、清廉,不管财富、地位,还是权势,对他来说都毫无吸引力。没有人不喜欢子孙满堂,没有人不喜欢享受幸福晚年。



他之所以坚持了这么久,在耄耋之年,还待在四方馆中,为的就是这个家,为的就是所有的王氏子孙!



所以上辈子,当很多年后,“故地重游”,四方馆里已经没有了禁军护卫,里面杂草丛生,变成一个很普通的院子,大伯和小叔跪在地上,才会失声痛哭!



那一幕,王冲永生难忘。



曾经的王冲对这里充满了敬畏,然而二世为人,王冲对这里的感觉已经完全不同。



不止是流动在血脉里的亲切,对于王冲来说,这里同样还蕴含着帝国的一丝希望。



王冲要想改变帝国的命运,改变神洲的命运,就必须征得四方院里那位老人的认同和帮助!



这是王冲唯一的机会。



“驾!”



马车外传来一声吆喝,王冲眼神恍惚了一下,很快回过神来,缩回脑袋,和母亲一起坐在马车时在,往四方馆的方向缓缓驶去。



王家的马车已经不是第一次驶入四方馆了,车身上的标志在大唐帝国也少有不认识的,但还是经历了严格手续,一一检查,确认无误,然后才放行进去。



“就在这里下车吧!如果九公召见,会通知你们的。”



进去四方馆不远,就有禁军站岗,几名披着黑甲,脸色阴沉,木无表情的禁军刀剑相叉,阻挡在前方。



这里是四方馆的外缘,虽然是王氏一族的人,也只能走到这里了,必须等待里面的召见。



无规矩不成方圆,虽然王冲也不习惯这个。但王冲却知道,这是当今圣皇定下的规矩,为的就是怕有人混水摸鱼,偷溜进去。



对于四方馆,圣皇极其的看重。



“你们都在这里等着。一会儿姑姑他们就来了,到时大家一起进去。记得不要乱跑。”



王夫人在马车上叮嘱,对于这一切她早就熟门熟路,见怪不怪了。



王冲和小妹点了点头,然后打开马车门,从马车里走了下去。



四方馆里戒备森严,一眼望去,五步一岗,十步一哨,层层叠叠,到处都是明里暗里的禁军护卫。



这些目光从四面八方打量过来,一语不发,给人一种时时刻刻被监视的感觉。



上辈子,王冲对这种被监视的感觉一直觉得很不舒服。不过两世为人,经历过大风大浪,王冲对这种监视早就不以为意了。



“娘亲,我扶你下来。”



王冲站在马车旁,搀扶着母亲下来。王夫人点点头,心中一片欣慰。



这孩子真的长大了,换作以前的时候,又哪里会这么懂事。



忽略掉四处密布的禁军护卫,四方馆内其实还是美的。馆内树木郁郁葱葱,在树木与树木之间,一条条修砌的整齐、平坦的青石小路环绕而过。



小路两旁,有很多深具古韵的青色嶙峋假山、岩石。工部细心监造的一条条清澈的活水,在周围潺潺经过。



王冲放眼望去,甚至还看到了一丛丛经心栽培的墨竹,苍郁而刚劲,有种勃发的生机。



——老爷子爱清净,而且年轻的时候文武兼修,这些东西都是他喜欢的。



“轱轱辘!”



就在等待的时候,一阵隆隆的马车声从身后传来。



“吆,这不是淑华吗?来的很早啊!公公寿辰,淑华你可真是用心良苦啊!”



人还没看到,一个冷嘲热讽,阴阳怪气的声音倒首先从青色的大马车里传来。王冲扭过头,看到一名戴着簪钗,穿着很是贵气的中年妇人从车窗里探出头来,一双眼睛盯着这里,透出丝丝刻薄的味道。



“大伯母!”



王冲脑海中闪过一道电光。这马车里探出头来的,不是别人,正是王冲的大伯母邢元春。



如果说上辈子大伯父对自己是一向喜的话,那么大伯母对自己就是讨厌了。这种讨厌不仅仅局限于王冲一个,而是王家上上下下,大哥、二哥,父亲、母亲、小妹全部包括在内。



甚至在王家落难之后,大伯母的这种态度也一直没变过:



落难的时候,大家团结还来不及,每天饥不裹腹,但大伯母总是叽叽喳喳,数落个不停。吃饭的时候,她一定要吃最好的。



而等到挑食物的时候,她也一定要挑最大份的。



王家落难的时候,人人都是瘦骨嶙峋,但是大伯母反而还胖了几斤。



因为这个原因,王冲和她两个人是互相讨厌。



“嫂子说笑了,今天公公生日,淑华又哪里敢迟到。”



听到兄嫂的声音,王夫人脸色微沉,但却并不敢反驳。邢元春是王家嫡长媳妇,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地位比她要求。



“娘亲,何必跟她客气?大伯母,今天爷爷七十寿辰,这么重要的事情,你身为长辈,居然来得这么晚,也太不用心了吗?”



王冲拉着母亲,毫不客气的反唇相讥道。母亲开不了口,他一个小孩子可没有那么多的忌惮。



就算是爷爷那里怪罪起来,也最多是说他个少不更事,没什么大不了你。



“就是,就是,你干吗说我娘亲?”



小妹挥鼓着拳头,也在一边不服气的鼓噪。



“你!”



邢元春没想到王冲会插口,还指责她来得太晚,不用心,气得从马车里伸出一根手指指着王冲,满面的寒霜:



“你们两个小……小东西,你眼里还有没有长辈?怎么说话!我和你母亲说话,轮到你们来插嘴吗?——赵淑华,你就是这么教育孩子的吗?”



“够了!”



就在此时,一声冰冷,威严的声音的马车里传来。马车内外,正在争执的三人立即安静了下来。



“今天是父亲大寿,谁也不许在这里争吵。邢元春,你给我住嘴。王冲,你也不许多说!”



是王冲的大伯王亘的声音,是朝堂上的重臣,说话自有一种威严。



“是,大伯!”



王冲躬身行了一礼,没有再多说。和以前相比,大伯的语气明显舒缓了许多,并没有太多责怪的意思。



显然,自己之前提点,帮助大伯和堂哥的事情,并不是没有效果。不过不知道为什么,王冲总感觉到大伯说话的时候,有种心事重重的感觉。



“兄长教训的是,淑华失礼。”



王冲的母亲赵淑华也在旁边行礼。王冲的大伯王亘虽然严厉、刻板,以前和王家的关系也不是太好,但是终归没有邢元春那么刻薄、叼难,喜欢冷嘲热讽。



所以王冲的母亲和他之间反而并没有太大的冲突。



“王亘!你胳膊肘往外弯,你到底知不知道怎么说话。她可是在顶撞我!”



马车里传来一声尖利的,不和谐的声音。大伯王亘虽然说话,但王冲的大伯母邢元春却不怎么买帐,声音中满是不满。



“娘,少数两句……”



就在此时,马车里另一个声音也抱怨道。



“是堂姐!”



王冲听了出来。爷爷七十寿辰,这么大的事情,堂姐王朱颜不可能不来。



“好啊!居然连你也帮着外人说话。臭丫头,看我不教训死你。”



大伯母一脸的愤愤,说着竟好像伸出手指去拧,接着便是堂姐的一阵惊叫声,似乎真的被拧痛了。



然而便是一阵絮絮叨叨的训斥声。



“吆,前面不是淑华吗?还有元春啊!”



突然,马车隆隆,一阵热烈的声音从后方传来,王冲扭过头,只见一辆贴着三片金叶子标志的马车从后面驶了过来,车窗里探出来一张熟悉的脸孔。



【搜索公众号皇甫奇,欢迎关注我的官方微信公众号!^-^】



...



第八十八章 王氏一族!



“姑姑!”



王冲一脸回过头来,一脸的喜意。【最新章节阅读..】这来的不是别人,正是王冲的大姑王茹霜和姑父李林。



“呵呵,冲儿也在啊,还有小瑶。”



王冲的大姑看着外面的王冲和王家小妹,眼神热情无比,就像亲儿子恐怕也不过如此了。



“呵呵,元春,小孩子家家,用不着和他们置气。就由着他们玩吧。今天是父亲寿辰,这可是大事,我们还是一起商量一下,怎么样不出岔子,也好让父亲他老人家高兴。”



大姑赶紧出来打圆场,一边说着,一边悄悄的冲王冲眨眼睛.



王冲暗笑,心领神会,赶紧拉过小妹走到一边去。



上辈子,大姑其实和大伯母一直很亲近的。不过这一切,一切都改变了,王冲帮姑父李林调出北门,还顺带跟着赵风尘,升了个官。



在大姑王茹霜眼中,王冲现在可不是比儿子还亲?



大伯的马车里,声音戛然而止。



“呵呵,茹霜来了!”



大伯母邢元春从窗子里探出头来,望着大姑的马车方向,眼睛里透出着股热情劲,和对王冲的母亲的态度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老爷子三子一女,大姑王茹霜是老爷子膝下唯一的女儿,身体里流着老爷子的血脉。



而且大姑王茹霜是外嫁女,不会争夺老爷子的财产,和邢元春没有太大的冲突。这一点和王冲的母亲是截然不同的。



“呵呵,一段时间不见,元春的气色可是越来越好了。看着都不像我们这个岁数的人。可不像我,你看,白头发都出来了!”



“是吗?大姑子可别这么说。你看着可不老……”



大伯母脸色红润,满脸的笑容。正说着话的时候,突然之间,马车厢里传来一声冷哼,随着砰的一声,青色的马车大门被人从里面推开,一道欣长的人影出现在马车门口的地方,浑身散发出磅礴的气息。



这突然的变故,让所有人都呆住。



“堂兄!”



王冲和小妹站在路边怔了怔,半晌才反应过来。这出现在马车门口的地方,满脸不耐烦的人影,不是别人,正是王冲的堂兄王离。



“这孩子!姑姑面前怎么做事的,还不叫姑姑?”



大伯母邢元春嘴里叫道。



但是王冲的堂兄王离就好像没听到一样,甚至连看都没看一眼身后的大姑王茹霜,径直离开马车,往前走去。



王离是王氏一族真正嫡长子,又有官爵在身,老爷子有过特别的恩典,因此拦在前面的禁军强者连看都没看,就放他离开了。



只一眨眼,王离就消失在了前方的竹林小路之中,整个过程中,谁都没有多看一下。



“应该还是之前的事情……”



王冲脑海中闪过一道念头。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堂兄王离在功名在多么强烈的野心。



三代的孙子辈中,堂兄王离一直和自己的两个哥哥,特别是大哥有竞争关系。只是,虽然贵为嫡长子,堂兄却一直敌不过自己的大哥王符。



官爵也没有大哥显耀!



这次因为姚家关系,晋升的机会被搞砸,堂兄王离的心情可想而知。



“这孩子……”



大伯母邢元春看着堂兄王离消失的背影,一脸的讪讪。



“好了!不要再说了,下车吧!”



是大伯父王亘的声音,声音一落,从马车里起身走了出来。临出来的时候,看了王冲一眼,点了点头,然后一脸心事重重的样子,迈着步子往前行去。



做为王氏一族的长子,又是朝堂上的重臣,大伯会进常进入四方馆,向老爷子请教一些时政问题。



因此四方馆的规矩对他是例外的。



只一会儿,大伯父也穿过警戒,消失在竹林里面。



“走,茹霜,我们也进去吧?”



“不了!我还是在这里等等四弟吧!这次老爷子大寿,难得他从天柱山回来。还是等等他吧。”



王茹霜摇头道,目光瞥了一眼旁边的王冲,目中大有深意。



邢元春也没坚持,从马车上下来,经过王冲母亲身边时,冷冷的哼了一声,这才往竹林里面走去。



王朱颜是最后一个出来,等到大伯母消失之后,她才从里面溜出来的。没有了大伯母邢元春在场,气氛倒是融洽了许多。



“婶婶!”



王朱颜走到王冲的母亲,一脸歉然道:



“我娘亲说话有点难听,但她人不坏,我代她替您道个歉,你千万别往心里去。”



“呵呵,傻孩子,你道什么歉,怎么会?”



王冲的母亲笑着摇了摇头。



“是啊,淑华,元春性子就那样,你一边耳朵进,一边耳朵出就是了。”



大姑王茹霜也笑着一起走了过来。



姑侄二人交谈了几句,目光一转,几乎是同时望向了一旁的王冲。王冲心中咯噔一跳,大姑还好,堂姐王朱颜那眼神不怀好意,完全就是打量一块大肥肉的样子。



r />



“啧啧,这不是我们家的小陶朱公吗?怎么,赚了钱就不记得二姐了?”



“哪能啊!”



王冲神色讪讪。落在王冲的大姑、姑父和母亲眼中,都是忍俊不禁。王冲虽然现在大出风头,帮助解决了王家的危机,又赚了一大笔钱,但是在他堂姐王朱颜,却总是威风不起来,就好像被克制了一样。



“哪我的那份呢?你赚了那么多钱,不会把二姐我给忘了吧?”



王朱颜伸出一只手,哼哼道,做了个数钱的手势。



“怎么会呢?二姐的胭脂钱,我可是一直留着呢。什么时候二姐要,我给您送过去就是了。”



王冲道。



“这还差不多!”



王朱颜说着,自己却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王朱颜一笑,其他人也跟着笑了起来。只有王冲丈二摸不着头。



“对了,今天寿辰之后别走,我找你有事。”



王朱颜说着,突然道。



王冲意外了。



堂姐很少会有事找自己,特别是爷爷七十寿辰这种重要的场合。



“知道了。”



王冲虽然心中奇怪,但还是很快点了点头。



堂姐说话的时候,虽然嘴上在笑,但脸色却是很认真。一般她脸上出现这种神色的时候,就是说的这件事情很重要。



王冲也不敢大意。



“记住,别忘了啊。”



王朱颜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跟王冲的母亲,还有大姑王茹霜道了声别,跟着钻进了竹林里面。



堂姐王朱颜一走,王冲的大姑王茹霜也跟着走了过去。只是和堂姐不同,她的目光非常的柔和,甚至说是感激。



“孩子,谢谢你!”



大姑王茹霜感动道。没有大哥、嫂子他们在,她也用不着隐瞒。为了夫君李林的事,她不知求了老爷子多少次。



可惜老爷子的性格太过倔强的,他决定的事情基本不可能更改。王茹霜都快绝望了,甚至觉得夫君一辈子都要老死在北门小牙将这个位置上了。



然而意外来的太过突然!



王茹霜怎么也没有想到,最后帮助自己解决这个问题的,居然是自己一直认为叛逆、纨绔的侄子。



只在很短的时间内,夫君李林就调出了北门,而且还官升一级。



到现在王茹霜还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姑姑不要这么说,我们本来就是一家人。而且,姑父也帮了我。”



王冲说着看了一眼后方的姑父。王冲是实话实话,但听到姑姑王茹霜耳中却变成了谦虚,心中越发的感激。



“这孩子……,冲儿,以后有时间到多姑姑那里去坐坐了。和你表兄王亮也多亲近亲近。——王亮!你表弟也在这里,你还不给我下来!”



说到后面,忍不住转身对着身后的马车厉喝起来。



“等一等!等我做完这只木鸟,现在京城里这种东西正流行,五两银子一个,如果能飞起一就是十个。等我多做几只,一定能赚不少钱!”



马车里的声音显得非常忙碌,而且非常专注。



“王亮!”



王茹霜大怒,气得脸色铁青不已。



王冲在旁边听着,却是忍不住笑了起来。能说出这翻话的,也只有自己的表兄王亮。表兄王亮不好文,不好武,唯独对做生意赚钱特别的感兴趣。



市场上的风吹草动,他都特别的敏锐。总能发现其中的商机,并且总能从中赚上一笔。唯一的问题是:



就像他自己说的,每次只能赚个五两银子,十两银子……,一直都是小打小闹!



马车里依然传出阵阵木头的笃响,表兄王亮依然在里面“忙碌”着。



“这孩子……”



大姑王茹霜也是满心的无奈:



“算了,淑华,时间也差不多了。四弟他恐怕要很晚才会过来,我们还是先进去吧。”



不远处,几名禁军强者散开,让开了道路。



老爷子那边终于传来消息,他们可以进去了。



……



马车开动,一行人走了进去。



老爷子居住的地方叫做“致知阁”,周围守备森严,不知有多少高手把守。王冲和母亲一走进去,大厅里,大伯和伯母已经在了,连同堂姐王朱颜,堂兄王离在内,一起站成一列,神态规规矩矩,气氛严肃。



堂兄虽然有些叛逆,但是这个时候也是神色恭顺,微低着头,不敢乱说话,一脸敬畏的样子。



【第三章在九点。】



...



第八十九章 老爷子的秘密!



而大堂的上首,两张紫色的太师椅摆着,王冲一眼就看到了两名端坐着,岳峙渊临,面相威严的银发老人。【全文字阅读..】



“爷爷!”



一声清脆的叫唤,王冲还没反应过来,小妹就一溜烟的跑了过去,扑了两名老人的怀里。



“嗬荷,看看是谁来了?”



“这不是我们家的小瑶吗?”



“小家伙,终于记得来看爷爷了?”



……



大堂上,神色威严的银发老子张开手臂,将王家小妹抱在怀里,掏在膝头,一脸和蔼亲切的样子。



而王家小瑶也不客气,使劲的在两位银发老人的怀里撒娇,一边腻声的叫着爷爷奶奶。



看着这一幕,满屋子的人神色复杂。就连王冲的堂兄王离,都忍不住露出嫉妒的神色。



老爷子生性严苛,在他面前,所有人大气不敢出,就连王冲的大伯父王亘都是一样。



整个王氏一族,只有王家小瑶是例外的,每次见到在他们面前都是吵吵闹闹的,但偏偏老爷子、老太太一点都不介意,反而很喜欢她。



这是小妹的独家本事,谁也学不来。



“父亲,女儿来给您祝寿了,祝你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王冲的大姑、姑父首先提着两个大大的寿桃,恭恭敬敬的上去祝寿。老爷子生性清廉,不喜欢那些过于奢侈、富贵的东西。



以前也曾经有人送过那些贵重的东西,结果不但东西被送回,人还被大骂了一顿。



所以,尽管现在是七十岁的大寿,也没有人敢犯老爷子的忌讳,大操大办。送的都是一些简单朴素的东西。



再说老爷子也不喜!



“嗯,有心了。”



老爷子微微颔首,接过了桃子,并没有太大表情。在王氏一族,人人都知道,老爷子的脾气就是如此。



他的性情严苛,不苟言笑,即便是七十寿诞这样的大喜日子,也并没有太多流露。



姑父、姑母祝完寿,便带着表兄王亮,规规矩矩的站到了一边。



老爷子没有问话,其他人便不敢多说。



“爷爷,孙儿王冲,祝您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等到母亲祝寿的时候,王冲突然上前道。



“哦?”



王冲话声一落,一屋子的人顿时全部看了过来,包括太师椅上的老爷子、老太太,也纷纷看了过来,第一次注意到旁边的王冲,眼中露出奇异的神色。



这次的王氏一族的人过来祝寿,人人说的都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王冲也是一样,只不过在后面加了几个字,整个的意境顿时截然不同。



两人祝寿的话也听的多了,但这样的寿词还是第一次听到。



“呵呵,老爷子,听一听,这孩子很有你当年的风采呢!”



老太太突然在一边笑着说。



“不错!”



老爷子只是笑着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但是一旁,王冲的大伯、大姑和姑父等人却纷纷为之动容。



王家人都知道,为了让王家人戒骄戒躁,不要太过于骄傲,老爷子很少夸人。就算是王冲的大伯王亘,很多时候老爷子也只是微微点头。



一句“不错”听着轻描淡写,没什么,但熟悉的人都知道,这已经是相当的难得了。



“……另外,孙儿还有一件礼物送给你。”



王冲说道。



王冲声音一落,大厅里气氛骤然一变。王冲的大姑王茹霜在一旁急打眼色,王冲的大伯也是沉默不语。



反倒是王冲的大伯母,刚刚虽然一脸不郁,但是这个时候却在一旁阴阴冷笑起来。



王家人都知道,老爷子刚正、清廉,从来不喜欢收受礼物。



不止是不收外人的礼物,虽然是王家的自己人,除了大喜的日子外,也绝不接受。而且,也只接受王冲的伯伯辈、叔父辈的送礼。



至于小字辈的是一概不收的。就是不想让小字辈从小沾染官场上的习气,小小年纪就学会“礼尚往来”收礼送礼。



没想到老爷子刚刚还表扬了几句,这边王冲马上就犯忌讳了。



“小孩子就是禁不得夸啊!”



王冲的大伯母在一旁阴**。



老爷子端坐在太师椅上,看着王冲,脸上木无表情。就边一旁的老太太,也收了笑容。



“你送的什么礼物?”



出乎所有人的意外,老爷子突然开口道,目光盯着王冲手上的那件长方形的东西。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一口刀剑!”



王冲跪在地上,实话实说道。



轰!



王冲话声一落,整个大厅里瞬间炸开了锅。



“冲儿,你干什么?”



王冲的母亲脸色大变,她早就注意到了王冲上车的时候,手上拿了个长长的长,用长布包裹的严严实实的。



只是赵淑华没想到,这居然是一柄刀剑。



刀剑有血光之灾,王冲在老爷子拿出这种凶器,这是严重犯冲的。



“王冲,还不给我退下!”



王冲的大伯王亘也忍不住斥道。上次,王冲帮他解决了长子王离的事情,避免了被姚家利用。



王亘因此对王冲看法大为改观,所以王冲的大伯母在车上冷嘲热讽的时候,他才会从旁阻止。



但是七十大寿这么大喜的日子里送刀剑,这也太离谱。



就算是王冲年纪小,这样做也是绝对不行的。



“冲儿,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啊!你这不是在咒你爷爷吗?赶紧把东西收起来,给爷爷陪礼道歉。”



王冲的大姑也一脸焦急道。



这孩子太年轻,太莽撞了。不久前,才刚刚有那么好的表现,引起老爷子的注意,甚至这次因为他的祝词,破例夸赞他,怎么这么快就犯糊涂了呢?



这不是自毁前途吗?



对于王冲,王茹霜还是很好感的。王冲在大寿的时候送刀剑,王茹霜也不认为他是故意。恐怕更多的是年轻人不懂事,不懂得这些忌讳。



老太太性格和蔼,和老爷子不同,但是这个时候也收了笑容,紧抿着嘴唇。



王冲的堂兄王离倒是没说什么,只是瞧了王冲一眼,皱起了眉头。反倒是一旁的王朱颜被王冲吓了一跳,跟着王冲的大姑在一旁打眼色。



“为什么要送我一把刀剑?”



老爷子沉声道。



房间里的气氛顿时更加压抑了。



王冲捧着刀剑,跪在地上,脸上却没有任何的变化。



“孙儿送的是重剑!孙儿以为,这柄剑和爷爷最配,也最能表达孙儿心中的感情!”



声音一落,房间里其他人还没反应过来,但是老爷子却听了出来。而王冲的大伯更是忍不住惊异的看了他一眼。



这个侄儿真是越来越让他惊讶了。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王冲这句话无疑在说,他送的这柄剑是没有开锋的。真正威力强大的宝剑,用不着开锋,也威力十足,而那些真正巧夺天工的东西,也无需精心的打磨,就像一句话说的“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王冲难道是想说,老爷子虽然已经退休,虽然已经到耄耋之年,虽然居住的是这种朴实无华的院子,但是依旧是帝国手握权柄,举足轻重,受到朝野尊重的重臣。



这种身份已经到了不需要高官厚禄的封赏,不需要紫绶鱼符的显耀,不需要文武百官朝贺的地步。



——就像王冲手中的重剑一样!



如果这个侄儿真的是这么想的,所以才给老爷子送了一柄重剑做为礼物,那就真的是不得了了!



这一点,就连王亘之前都没有想到。毫无疑问,不管是送寿桃还是送什么,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贴切,更能得老爷子心意的了。



果然,老爷子似乎也想到了这一点,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拿过来吧!”



老爷子开口道,伸出了一只手掌。王冲膝行过去,恭恭敬敬的将宝剑送到了老爷子的手上。



这是王冲心甘情愿。



对于老爷子,王冲是发自内的尊敬。很多事情,总要隔了很多年后才能明白其中的意义。



对于老爷子的很多事情,王冲都是在他过世的时候,才了解到的。



在大唐帝国,有两个真正的传奇。



一个是姚风的爷子,姚家的顶梁柱姚老爷子。而另一个人,就是自己的爷爷。人人都尊称他为“九公”。



他的一生历经沧桑,经历过许许多多的大风大浪。他曾经戍边北蕃,和两大突厥汗国鏖战。



他也曾经在朝廷针砭时势,慷慨激昂,积极革除各种旧时陋蔽,引领朝野新气象。



当年皇宫政变,帝国危亡,他是力排众议,力推当今圣皇,才有了今天史无前例的强盛帝国。



他的门生故旧遍天下!



他的巅峰的时候,激流勇退。



他一生清正廉洁,受到帝国的尊重。



……



甚至在他退休之后,当今圣上还是忍不住建了这座四方馆,想要挽留他!



每个历史人物都是有些原型的,王冲曾经也奇怪,为什么老爷子在朝野拥有这么大影响,但自己却根本找不出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



直到很多年后,王冲脑海中无意中闪过一个人名,王冲才知道自己的爷爷到底是谁。



张九龄!



大唐历史上有名的济时名相,也是最后一个名相。只是在这个世界,他叫做“王九龄”,所有人尊称:



97-102(1/2)-->>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