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240[2/2页]
这也算是京城里世家子弟的一种风格了。
“啾!”
正在轻笑的时候,突然一阵不一样的信鸽的叫声从头顶传来。王冲抬起头来,正看到一只信鸽从远处飞来,心中正猜测是谁的信鸽,突然王冲发现那只信鸽居然笔直的向着自己飞了过来。
“嗯?”
王冲眉头跳了一下,目光很快聚集到了那只信鸽的身上。
“这是,大伯的信?”
看到信鸽左脚上的一枚金环,王冲目光闪动,终于
露出了一抹讶异的神色。这只信鸽是大伯王亘豢养的。
但是关健是信鸽左脚上的金环,在王家,这只金环代表着特殊的含义。如果不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一般是不会出现的。
“大伯要见我?”
王冲看完信鸽退上的信笺,眉头终于挑了起来。
...
第二百二十九章 章仇兼琼要来京师!
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伯王亘是朝廷重臣,事务繁忙,如果不是有很重要的事情,他一般是不会联系自己,更不会主动来找自己。【最新章节阅读..】
王冲印象中,大伯上一次主动找自己,还是自己若下“涛天大祸”的时候。而且,三大训练营规矩很严,大伯应该明白,这段时间没有特殊的事情,最好是不要来打扰自己的。
“奇怪?”
王冲心中暗暗诧异。但还是很快离开了这里。
从主峰离开,沿着一条小路,在距离不远的群山之中,一辆青色幔布遮盖的马车停着,旁边几名王家的护卫守卫,警惕的打量着四周。
“大伯!”
王冲登入马车,就在车厢里面,见到了自己的大伯王亘。
王亘穿着一袭青色的便服,气度从容,虽然穿的不是朝服,但举手投足却自然而然的有股朝廷重臣的威严。
王冲进来的时候,他的眉头微蹙,似乎纠结什么东西。
“你来了!”
看到王冲进来,王亘终于抬起头来,眉头慢慢舒展,眼神中露出一丝亲切的笑容。
“坐吧!”
王亘指着身边道。这个位置距离王亘很近,几乎就是王亘的身边,显示出对王冲不一般的信赖和亲切。
这种待遇换作以前是难以想像的。
“大伯。”
王冲没有拒绝,恭敬的行了一礼,然后才在王亘的旁边落座。
大伯现在对自己和以前就是天壤之别,王冲心知肚明,这是自己的表现彻底的赢得了大伯的信任,真正获得了他的尊重,并且被他真正的接纳为家庭核心一分子!
爱屋及乌,现在大伯对待母亲和小妹她们,都非常的和顺,完全没有以前那么严厉。
“训练营怎么样?”
王亘一脸微笑,没有谈起正事,倒是关心起了王冲在训练营的事情,完全是一副家族慈和长辈的派头。
“还好,除了第一天差点死在山上!”
王冲也笑道。
他现在在大伯面前非常的随意,就把他当成一个可以信赖的长辈。剔除掉那些边边角角的小事,王冲一家和大伯王亘之间其实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
最多也就是大哥、二哥和堂兄王了之间的引发的一点竞争,以及对爷爷影响力的一点争夺而已。
不过王冲已经想好了,他不会和堂兄他们发生什么竞争,相反,他还会尽量帮助堂兄去获得更好的发展,让他达到更高的成就。
王家人的发展,不应该仅仅局限在一个小小的池塘内。而应该放眼于更大的天地。
“呵呵,这件事情我也知道。安东、安北那边最近打了几场仗。突厥人和高句丽人那边牺牲不少,这行动算是得不偿失,付出了许多代价!不过前车之鉴,后辙之师。我这边派几名家族里的高手过来,有这些家族的高手在,你也会安全些。”
王亘道。
他是朝廷重臣,几乎不会去哪里,活动范围也不会超过京城这一亩三分地,身边要不了那么多高手。完全可以随意指派给王冲。
“多谢大伯。”
王冲一喜,一点都没有拒绝的意思。他现在身边没什么高手,而且顶级的高手自然是越多越好。
王亘也笑了起来。他现在对王冲非常的看重。这是王氏一族未来的最大的希望。父亲在朝野的地位和影响,自己接手不了,三弟王严,四弟王泌统统都接手。
包括长子王离,还有王符、王孛他们,统统都没有希望。一切都落在王冲这个最小的侄子身上。
王亘心知肚明,未来父亲过世,只有王冲才有可能接受他的影响,并且带领王家未来走向更高的巅峰。
这是王家未来的希望!
往他身边派多少人保护都是不够的。
“对了,杨钊那边最近联系过你吗?”
王亘突然道。
“杨钊?大伯为什么会问到这个?”
王冲皱了皱眉,奇怪道。
他和杨钊算是见过几面,但交情还没有好到那种地步。而且,在训练营中也不是很不方便。
“没有吗?”
王亘直起身来,眼中终于闪过一丝疑惑的神色:
“不过应该也差不多了。你自己留意一下,应该过不了多久,他就会来找你了。”
王冲没有说话,眼中越发的疑惑。杨钊找自己干吗?而且大伯为什么这么笃定。
“章仇兼琼想来京城!”
看到王冲疑惑的目光,王亘沉默了一会儿,直接道出了自己此行的目的。
“什么!”
仿佛一座山峦裂开,听到大伯王冲的话,王冲猛的睁大了眼睛。章仇兼琼是安南大都护,兼领辅国大将军。
在大唐的军界,章仇兼琼绝对是举足轻重的角色。
以章仇兼琼的身份地位,王冲心知肚明,大伯的意思绝不是说他只是想来京城走走,看看就回去。
果然,大伯王亘口中说出了另一翻话来。
“章仇兼琼坐镇剑南,已经有十几二十年的时间了。洱海无战事,乌斯藏那边也很安全。章仇兼琼坐镇剑南一直没什么军功,这次他是想调个位置,彻底进京师了。”
王亘淡淡道,脸上没有丝毫表情。
王冲神色凝重。章仇兼琼是安南大都护,朝廷有数的大将军,和高仙芝、夫蒙灵察一个级别的存在。
这种人物突然要想要调到京城来,绝不是想求个小官小吏,而是有更大的诉求。
“这是一头大鲨闯进来啊!”
王冲脑海中掠过一个念头。
朝廷中,所有的位置都是已经固定了的。这种格局,是各方势力反复博奕的结果。现在章仇兼琼要进来,这是猛龙过江。
新的势力进入,会打破原有的格局。对各方都造成冲击。包括王家,还有大伯都会受到影响。
因为粥之有那么多,吃的人多了,势必对其他人造成影响。
而且更重要的是,章仇兼琼目前还不属于任何一方!
王冲现在突然有点明白,大伯为什么会破例出现在昆吾训练营下,跑来找自己了。这件事情,本来和王家,和大伯关系都不大的。
关健点是自己。
不久之前,“节度使事件”那些重量级的支持自己的人里面,就有章仇兼琼。王家欠了章仇兼琼一个人情,更准确的是说,是自己欠了章仇兼琼一个人情。
“他想要哪个职位?”
王冲问道。
“兵部尚书!”
王亘道。
“咝!”
听到这四个字,王冲眼皮狂跳,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这一位……胃口不小啊!”
兵部尚书主管大唐所有的军马调动,节制各个地方的边军,在朝廷里面拥的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真正的重臣。
论地位,兵部尚书还在各个地方的都护、大都护之上。
章仇兼琼想要入主中庭,担任兵部尚书的位置,这可是野心不小啊。
这个举动实在是太突然了,就连王冲听到都感觉有些突兀,更别说大伯他们了。
这是一次高层势力洗牌,大伯,宋王,齐王,姚家,宰相……,所有人都牵涉其中。
王冲抬起头,看着大伯王亘,突然有些明白,他这次来找自己,恐怕并不止是自己,还有宋王的意思。
“杨钊找过你了吗?”
王冲问道。
“还没有。就算要找,也不可能是他来找我。”
王亘淡淡道。王冲明白他的意思,大伯王亘是朝堂里的重臣,参议朝政,决策天下。而杨钊现在都还没有一官半职,双方的地位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虽然王冲知道未来的杨钊绝对是大唐的一头大鳄,不过现在,他显然还没有达到这一步。
“虽然没找,但是已经有这个意思了。杨钊只是一个小人物,不用在意。但是他背后太真妃就不是我们能不在意的了。现在还不清楚,这是太真妃的意思,还是圣皇的意思,又或者是章仇兼琼方面自作主张。”
“但不管怎么样,这个事情提出来了,就没有人能当做不存在。地方的大都护提任中央的兵部尚书,以前还没有成功的先例。前朝的时候,安西大都护提请调任兵部尚书,最后失败,再往前,高宗的时代是如,太宗的时候也是如此。”
王亘眼中露出深思的神色,一股庞大的气息也随之从他身上散发出来,显露出他朝廷重臣的一面。
“章仇兼琼想要调任兵部尚书,十有**失败,但也并不是没有成功的可能。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我们同意,章仇兼琼的进入,将会搅动各方的势力,导致我们王家成为众矢之敌,受到各个势力的敌视。”
“到时候,可不止是齐王,姚家,还有宰相,其他中立的势力,国公,王侯,还有地方上的大将、都护,都是如此。章仇兼琼在军中得罪的人可也是不少。”
“而如果我们不同意,如果章仇兼琼失败了还好。但万一他成功做了兵部尚书,到时候,我们王家的敌人除了姚家和齐王,还会多上一个兵部尚书。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大伯王亘神色凝重道。
王家并不贪恋功劳,但现在的问题是,如果王家支持,章仇兼琼成功了,王家会惹来朝中其他势力敌视,成为众矢之敌。
而如果王家不支持,万一章仇兼琼成功了,到时候则有可能引来一位兵部尚书的仇恨。
王家有不少的势力就在军界,包括王冲的父亲、大哥,堂兄,小叔。“兵部尚书”拥有兵马调动大权,如果得罪了一位兵部尚书,不需要太露痕迹,仅仅是把王家孤军调往最危险的地方,就足够王家喝一壶。
在军伍之中,却得罪了上面的兵部尚书,这是谁都不能承受之重!
...
第二百三十一章 不可改变的大势!
第二百三十章
就算章仇兼琼失败了,做不成“兵部尚书”,他也依旧是军界的一条巨鳄。【全文字阅读..】“安南大都护”这个身份,依然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是能让人随意忽视的。
虽然王家也不见得就怕了章仇兼琼,但平白无故竖立这个敌人,或者更进一步,被齐王、姚家拉过去,那就更糟了。
“齐王、姚广异那边什么态度?章仇兼琼有没有找过他们”
王冲一脸思索道。
“没有。”
王亘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的神色。现在的王冲确实是令人刮目相当,不用他多说,就能察觉出里面许多的关键。
没错!章仇兼琼和他们任何一方不同。不管是王家,还是姚家,他和任何一方以前都没有太大的交情(王冲的事情除外),换而言之,他和任何一方都没有仇。
他即可以拉拢王家,也同样可以拉拢姚家。在这方面,他是没有任何顾忌的。
“姚家那边还没有任何的表态,这才是麻烦的。这件事情才是刚刚开始,我们现在还无法判断章仇兼琼那边和姚家、齐家有没有接触。如果我们赞成,以姚家敌对的立场,十有**会反对。而我们反对,姚家就算原来不赞成,但这个时侯恐怕也会赞成一声。哪怕这件事情最后不成,姚家也一样能够得了好处去。”
王亘皱着一双浓眉道。
如果不是事情棘手,他是不会来找王冲的。政治上的事,表面不见得一丁点动荡,但是等到尘埃落定,便是轩然大波。
历来,不知道多少世家、豪门,都是这样一招走错,或者家族破灭,或者人头落地。
追究起来,凡此种种不得不仔细。
在王家,够资格商量这些件事情的人不多,王冲算是唯一一个。
“大伯是拿不准,这次的事情,章仇兼琼到底能不能成功?”
王冲沉吟片刻道。
“是!”
王亘郑重的点了点头。在自己的侄儿面前,他也没什么可隐瞒的。这件事情他已经想了很久了。
“大伯放心,章仇兼琼一定可以入主中庭!”
王冲沉声道。
“什么?!”
王亘一脸的惊讶。看着身旁的王冲,只见他神色平静,目光镇定,给人一种成竹在胸,大局在握的感觉,似乎这件事情,他已经思考了很久。
王亘本来是来征求王冲的意见的。但是没想到,他会给自己这么肯定的答复。
“冲儿,你为什么这么肯定?”
王亘神色凝重道。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他很久了,但不知道为什么,王冲居然好像特别的肯定。
这种话就像王亘都不敢这么说。
“呵呵,大伯,你相不相信我?”
王冲笑了。
“你这孩子。”
王亘不由宠溺的笑了笑。如果连自己的亲侄儿都不信,他也就不会过来了。
“章仇兼琼是一定做坐上兵部尚书位置的。”
王冲认真道:
“只不过,即便他坐上兵部尚书的位置,也不一定会对我们有利。章仇兼琼绝不会属于任何王家和姚家之间的任何派别。不过如果直接拒绝他,也绝不明智。”
“章仇兼琼即然敢公开试图染指兵部尚书的位置,肯定是有所凭借。现在局势未明,和大伯一样犹豫的人一定不在少数。但是我觉得,既然章仇兼琼迟早是要坐上兵部尚书位置的,大伯何不在这个时候,提前写一封支持章仇兼琼。”
“这样一来,也可以让章仇兼琼领我们的情。以章仇兼琼的性格,他得了大伯的这封信,一定会大加宣扬。毕竟,这种事情他蓄谋已久,志在必得。但是大伯却不能在口头上承认,更不能在朝堂上表明态度。”
“这样,一来还可以看看,章仇兼琼在朝廷里联系了哪些人。二来,等到事情紧急的时候,章仇兼琼一定会派人来找大伯。到时候,大伯再正式表明态度,支持他不迟。这样,即可以让章仇兼琼领我们的情,另外,也可以避免我们王家成为众矢之敌!”
王冲低着头,捏着下巴,沉声道。
朝廷上的事情,涉及到具体的政治事情,王冲一般是不掺和的。但是章仇兼琼不是一般人物,这位未来在朝堂里绝对占据了一个份量很重的角色。
王家在这件事里脱不开干系,王冲不得不慎重。
“我明白了。冲儿,你的意思,章仇兼琼这次之所以这么高调,其实是因为他已经有一定的把握了。除了我们王家,他还联络了许多的其他人。甚至姚家、齐王,宰相那里都有可能。你让我先写一封信支持他,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吧。”
王亘沉声道,似乎明白了什么。
“嗯。”
王冲点了点头,心中却是另有所思。王冲之所以肯定章仇兼琼能够打破先例,坐上兵部尚书的位置,不是因为知道了这些,而是因为这本来就是历史的
宿命。
未来的历史,注定就是要这样发展。
“即然如此,那我明白了。”
王亘笑了笑,好像突然之间轻松了许多。和王冲聊了一会儿,说起了训练营里的事,王亘很快就离开了,没有惊动任何人。
王冲从马车里出来,看着大伯王亘的马车慢慢的消失在远方,嘴角最后一缕笑容也渐渐敛去,渐渐的变得严肃起来。
“想不到……章仇兼琼还是要入主中庭,成为兵部尚书!”
王冲望着远方,眉宇间流露出一抹深深的忧虑。
章仇兼琼想要入主朝廷,大伯王亘看到的是政治和权势的斗争,但王冲看到的却是帝国的未来。
一切无可避免!
大伯不知道,当王冲听到章仇兼琼想要进入朝堂的时候,心中是如何震动。历史就像一只巨轮,滚滚向前,不可阻拦。
不管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章仇兼琼都成功的坐上了兵部尚书的位置,完成了自己的梦想。
然而没有人知道的是,随着章仇兼琼的离开,帝国的南端防御却由此陷入了空虚。
王冲有心想要阻止,但是王冲更加知道,章仇兼琼是一个野心很强的人。他在边疆忍了十几二十年,终于忍不住了。
如果章仇兼琼没有公开,还只是隐晦的表明。那一切还有希望。
但是这一次,他即然公开表达了愿望,也就是表明他已经霍出去了一切,也放开了一切。
在入主中庭这件事情上,他已经铁了心,十头九都拉不回来。这是任何人都劝阻不了的。
王冲绝对不会低估一位地方大都护,中土大将军的心胸和魄力,以他现在的身份,是绝对不可能劝服这种级别的巨鳄的。
而且,即便这次阻止了,章仇兼琼也一定会再次努力,尝试第二次,第三次。到时候,一旦章仇兼琼成功,那时候,他就是王家的死敌。
这也是王冲不试图通过大伯王亘,影响他的原因。而且,一报还一报,节度使事件,章仇兼琼帮助过自己,王冲也做不出来那种恩将仇报,过河拆桥的事情。
“杨钊这次,恐怕是铁了心思一定要把章仇兼琼推上去啊!”
王冲心中暗暗道。
有一件事情王冲没有告诉大伯,他之所以肯定章仇兼琼会坐上兵部尚书的位置,是因为太真妃一定会让他坐上兵部尚书的位置,因为她在朝堂中实在是太势单力孤了。
只有把章仇兼琼插是朝堂里,太真妃才算是在朝堂里有了依靠,才算是能稳固自己的根据。否则的话,她就太孤立了。
为了这个目的,她一定会全力以赴,帮助章仇兼琼上位!
而杨钊同样想要章仇兼琼坐上兵部尚书的位置,甚至比章仇兼琼还要热切。所有人都以为章仇兼琼野心太大。
但是在王冲看来,恐怕杨钊才有可能是幕后的黑手。
只有他才能鼓动太真妃,只有他,才能和章仇兼琼利益一致,勾搭成奸。在大唐朝堂,杨钊无疑只是个小人物。
但王冲深深知道,所有人都小看了这个大唐未来的巨鳄。
这一位未来的地位,还要超越姚广异。虽然还比不上姚崇这种级别的存在,但却绝对差不上太多。
杨钊比任何人认为的都聪明的多。
他深深知道自己的资历太过浅薄。所以他才会想把章仇兼琼推上前台,扶到兵部尚书的位置来。
“朝中有人好办事”,只有章仇兼琼上位,他杨钊才能名正言顺,登上高台,步步高升,实现他心中野心。
在章仇兼琼这件事情上,有两个人会比章仇兼琼还要热心,一个是太真妃,一个是杨钊。
这两个人都是大唐未来赫赫有名的“巨头”。
所以不管有没有前世的记忆,王冲都深深知道,章仇兼琼入主中庭这件事情是不可阻止的。
上辈子,大伯王亘在这件事情上站错了队伍,成为太真妃的眼中钉,肉中剌。但是这一世,或许是因为自己的原因,大伯变得小心谨慎了许多,心思也细密了许多。
这也是王冲欣慰的地方。
“没有意外,现在该是那个上台的时候吧。”
王冲脑海中浮现一个身影,深深的叹息了一声。
历史的大势终于走到了这一步,章仇兼琼还是要进入京师,而那个人,也一定会接任安南大都护的位置。
这两件事情,全部都不是王冲的能力可以阻止的!
这让王冲心中泛起一种深深的无力。
大势所趋,非人力能逆。王冲能做的,只是一步步的完善那个计较,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一步步的来改变未来的大势。
“看来,我也该加快了!”
王冲心中暗暗道。
...
第二百三十一章 各方的进展!
第二百三十一章
从山脚下离开,王冲并没有急着练功,而是分别给家族、大姑父、京城张家,还有李诛心去了一封信。【无弹窗..】
李诛心暗中护送张慕年去交趾,从时间上来说,也应该差不多了。
扑楞楞!
一只只信鸽在昆吾训练营上空飞舞,也就是片刻的时间,王冲就收到了家里的来信。
信是王冲的母亲回的,说家里倒是一切平安。只是有一件始料不及的事情,王冲的小妹王小瑶居然跑去学武了。
而且那个人据说是王冲的“师父”,而且,这一点家族里的护卫也都确认了。
“这是怎么回事?”
收到这封信,王冲目瞪口呆。
小妹?师父?
他只有一个师父,那就是“邪帝老人”。但是邪帝老人的事情一直都是秘密。王冲根本连在家里提都没提过。
小妹和母亲甚至根本都不知道“邪帝老人”的存在。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小妹怎么会跑到灵脉上去?而且,她不是一向不喜欢练功吗?怎么会突然这么刻苦?”
王冲百思不得其解。
他可是知道自家小妹的性格,她要是肯努力,京师里面能打过她的世家子弟只怕没有。
就算是尹侯恐怕也不是小妹的对手。
不过这一切都只是王冲美好的想像。小妹的性格,就是混吃等死。比较起来,两兄妹中,小妹才是真正的二世祖。
但是现在,小妹居然去练功了?
“师父的事情,家族里面知道的人不多。而且我下了封口令,肯定不会有人告诉她。难道,是她无意中偷听到了?还是说,这丫头发现了那些护卫,跟着他们跑到灵脉上去了?”
想起小妹跳脱的性格,王冲也是感觉头疼不已。灵脉上正在大兴土木,派了不少的工匠和家里的护卫过去。
这些护卫来人往的,时间长了,还真难保不引起小妹的注意。
“……也好,小妹天资不差,可惜,性格太差,三天打渔两天晒。我管不住她,不过师父应该管得住。这样对她也是好事。”
王冲念头一转,突然又笑了起来。
小妹天生神力,哪怕自己现在已经是元气七阶,也不见得是她的对手。不过师父“邪帝老人”不同。
就凭小妹那两把刷子,恐怕还在师父面前翻不起什么浪花。而且,邪帝老人可不是什么慈眉善目的老好人,这位可是以前令人谈虎色变的邪道巨擘,小妹想要在他面前顽皮,恐怕是自讨苦吃。
把小妹的事情放到一边,第二封王冲收到了大姑父李林的。
他这段时间又返回皇宫了,禁军还是有很大的束缚。他也不可能长期的外出。至于王冲想的那座府邸,他已经交给其他人负责了。
另外,他在信里也提到了王冲的表兄王亮的事。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准备,花了大量的钱,从那些航海世家那里购得了几条海船,再加上加班加点打造的一条新船,总共四条大船组成的船队,浩浩荡荡,终于从南边的海口出发了。
这次的出海,王亮也是下了大决心。找齐了大量的海图,而且居然还让他找到了两个老航海师。
另外加上许许多多的水手、护卫,还有通信的海东青、海殴,一行人终于开始了帮王冲寻找陨星铁旅程。
王家这边事先已经派了不少高手了。
不过,大姑父还是不放心。特别托关系,找了几个退休的禁军高手混到了里面。
王亮一辈子混吃混喝,净玩些小打小闹的事情,发明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东西。这次终于下定决心做一翻大事情,不管是大姑,还是大姑父都是非常的支持。
在信里面,对于王冲也是颇为的感谢。
几十万两黄金眼睛都不眨一下,就给了王亮这个表兄。这已经是亲戚关系做到极致了。
大姑王茹霜和姑父李林都是再三感谢。觉得王冲这个侄儿真是没话说。
至于王冲说的寻找天外陨铁,两人都没当真,都认为是王冲胡编烂造的一个理由,一个让王亮振作的借口。
这让两人心中愈发的感激!
“……这件事我可是一个字都没有说谎。这次航海,可真的是为了寻找那些天外陨铁。”
王冲看完姑姑、姑父的来信,脸上的表情也是古怪不已。
苍天可鉴,虽然他一辈子没出过海,但是天外陨铁的事情,他可是句句属实,一个字的虚假都没有。
他想帮助表兄王亮是真,想寻找天外陨铁也是真。几十万两黄金的事情也不是开玩笑的。
虽然未来的自己可能不太在乎,但是现在,王冲也还没有到拿三十几万两黄金不当回事的地步。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表兄那里已经出海的话。宫雨绫香也应该差不多回来了。”
王冲眉角挑了一挑,神情突然轻松了很多。
他身边现在根本没几个可用的高手。如果有宫雨绫香在,他的处境就会好上很多。至少,手头上算是有个可用之人了。
而且宫雨绫香是剌客,感知敏锐,这样也能提前发现暗中的危险。
“……接下来,就是张家的情况了。”
王冲心中暗暗道。
他和张家合作,涉及到大矿山,还有海德拉巴矿石,以及许多后勤装备的制作。
这是王冲最关心的项目。
在王冲的计较中,和京城张家的合作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扑楞楞!”
一只鸽子从屋宇外飞了下来,大约在傍晚时分,王冲终于收到了京城张家的来信。
对于王冲这位重要的合作伙伴,京城张家还是极其重事。所以,这次回复王冲的,居然是张家的家主。
“一切顺利!这样就最好不过了。”
王冲看完张家家主的来信,心中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张家的家主详细介绍了这一个多月的进展。
有了王冲那座大型铁矿脉的支持,张家的生产、冶炼迅速的跟上,并且大规模的壮大。
而王冲设计的那些三十分长的铁蒺藜,还有各种奇形怪壮的铁板,在一开始就放入了发展的进展。
一个多月的时间,他们现在就已经打造了八百多枚铁蒺藜,三千多块的奇形铁板,而且全部都是王冲要求的那种顶级精铁打造,并且每一样都附加了十多层的坚固符文。
这样的东西,绝对算得上最顶尖的战争器械。
如果是以王家的实力,恐怕一个月也就最多生产二三百枚。但是京城张家,随随便便就铸造出了这么多。
并且,这还不是他们产力全力的情况。而仅仅只是动用京城张家的一部分的人手替王冲生产。
单单这份能力,就不是外行世家豪门可以比拟。京城张家在铸造方面的实力,在这里尽展无疑。
另外,按照和王冲的约定,京城张家那边已经铸造了八把乌兹钢武器,至于最后的淬火,以及其他环节,全部都等着王冲来接手。
在信里,京城张家的家主也是委婉的表示,问王冲能不能抽出身来,帮忙进行最后的煅造?
另外,随信还有一封拓跋归元的信。
在信里,拓跋归元同样提到了乌兹钢武器的事。王冲在昆吾训练营待了一个多月,这意味着禁军里面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卖出一把武器。
“也该差不多了。等练出《苍生诛谬剑》的剑气,到时候再一起处理两边的事情不迟。”
王冲捧着信,心中若有所思。
至于李诛心的信,王冲却是最后才收到的。李诛心护卫张慕年出发,一路前往交趾。
并在那里暗中保护张慕年。
交趾再远,一个多月的时间也应该到了。在信里,李诛心交待了大概的情形:
张慕年在交趾已经找到了落脚点,凭借着大唐派谴在那里的县令的帮助,张慕年在那里得到了很大的方便。
交趾水稻一年三熟,这给了张慕年很大的方便。
而如王冲预料的那样,张慕年一到交趾就展现出极大的冲劲的干劲。甚至是日以继夜的忙活在农田里面,寻找着合适的“良种”。
交趾买下的那间房屋,张慕年几处很少在那里落脚。一天之后,他倒有大半的时间在外面。
有时候甚至直接就睡在田梗上面。
连睡梦的时候,李诛心都听他在念叨良种的事情。这让李诛心不得不担心。张慕年已经年纪一大把,不是什么年轻人了。
李诛心只能想办法在他睡着的时候,用元气替他推拿,活动筋骨、血脉。在信里,李诛心还劝说王冲劝劝张慕年,要他不要那么拼命。
李诛心虽然没有明说,但字里行间,王冲都能感受出来,李诛心对于王冲从天牢里救出的那位老人非常的敬重。
甚至一再表示出,想要留在交趾,一直保护那位老人的意思。
“民以食为天”,这么长的时间,王冲相信李诛心也应该明白,张慕年的研究关系到社稷生民,不止是功在当下,而且是利在千秋。
所以李诛心有想留在交趾的想法,王冲是一点都不奇怪。
“这样也好,有李诛心守护在那里,也不怕杂交水稻的事会出什么变故。”
王冲沉吟片刻,很快就点头同意的李诛心的意见。
对于张慕年和他进行的研究,王冲的关心丝毫不下于李诛心,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战争很多时候进行于眼睛看不到的地方。
对于王冲来说,张慕年和他的杂交水稻就是这样的存在。未来,战争的胜负恐怕交不在于正面的战场,而在于这些看不到,无人注意的角落。
——张慕年就是王冲手中的秘密武器,也是王冲为未来留下的法宝。
在信里,李诛心还提到了一个好消息。
十多废寝忘食的寻找,加上张慕年一辈子积累下来的农耕方面的经验,张慕年已经在交趾的农田里找到了第一株“雄性不育株”。
——李诛心是沿用的张慕年的原话,他还不知道,这五个字其实是王冲的“杰作”。
虽然“雄性不育株”的发现算不了什么,距离杂交水稻也还差得很远。不过,对于王冲来说,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他能发现雄性不育株,接下来,其他的也应该不远了。——一切终于踏上了正轨。”
王冲暗暗道,心中欣慰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