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住进招待所[1/2页]

早上七点。



魏染胡同里弥漫着淡淡的晨雾。



江弦叮咣叮咣的把自行车推出院门,后座上驮着个大号旅行包。



穷家富路,包里不光装满了衣服,还塞了一堆花花绿绿的票,以及零零碎碎的五十块钱。



早上的胡同本就热闹,这会儿更是人头攒动,好像整条魏染胡同的住户都来围观他了。



“这就是那位大作家?”



“耳比眉高,妥妥的文曲星下凡。”



“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是,小学时候那作文就写得就好,还得过奖状。”



“唉,都是下乡害得,给人孩子耽误了。”



“......”



江弦感觉自己就像动物园里那大熊猫似得,被盯得蛮不自在。



他回过头,望了眼这条胡同。



阳光照亮了青砖灰瓦,杨树下的石墩上,有老人提着紫砂壶喝茶。



天空中,忽近忽远的鸽哨声盘旋。



“胡同串子当作家去喽。”



他蹬着二八车,哼着小歌儿离开。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



这首歌是齐豫的《橄榄树》,三毛作词,在这年头还是首禁曲儿。



这年头禁曲儿贼多,就连《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都是黄歌你敢信。



“写首黄歌,也算是离经叛道的事吧。”



“可我又不会写歌。”



“可真叫人头秃。”



骑一小会,便到了西长安街7号,撇下二八车,找到《京城文艺》的编辑部涵牌。



敲了敲门,立马开了,却见个苗条女子,穿草绿色的确良。



“请问...章德宁老师在吗?”



“我就是。”



“老师你好,我叫江弦,《棋王》的作者,来改稿的。”



章德宁仿佛听到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一样,满脸错愕的站在原地,盯着江弦,上上下下打量了好一会。



“你是江弦?”



“是,我有医科院开的介绍信。”



江弦赶忙从挎包里掏出信件,递去章德宁的手上。



“你是医科院的学生?”



“我是医科院的门卫!”



章德宁翻开介绍信,看了一眼,而后捂着嘴巴,咯咯笑了起来。



“你真是江弦呐,你也太年轻了,我们都以为江弦是个‘老’作家。”



“看来我来早了几十年。”



“哈哈哈,快进来。”



章德宁笑靥如花,引着江弦进到间小办公室,办公桌上堆满着稿件。



“周老师,《棋王》的作者来了。”



章德宁一声喊,稿件堆后边便站起個四、五十岁仪态大方的女同志。



“这是周燕如老师,我们的编委,这次由她和我来负责指导伱修改《棋王》。”



“周老师您好。”江弦放下行李,热情的和这位周老师握了下手。



实际上他早就听过周燕如的名字了。



在后世,余华曾无数次讲过,他第一次上京改稿,就是周燕如打电话通知的。



“江弦是吧?别拘束,坐。”周燕如微笑着说。



她提起暖壶,给他倒一杯热水。



“你比我想象中年轻多了。”



“德宁老师刚才也这么说。”



“我们编辑部都这么认为的,我们以为《棋王》的作者是个老家伙,你可真让我们意外。”



“老作家可没有下乡插队的经历。”



第15章 住进招待所(1/2)-->>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