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揣着九百块谈合作[2/2页]

“嗯。”陈望直接走了进来,自顾自的开始挑,并问道,“这个白色的涤纶布多少钱一米?”



老板走了过来,说道:“八块一米。”



“一匹多少钱?”陈望摸着布料,问道。



“260,买的多能少。”老板说。



“我就要一匹。”陈望说。



“行,那就260,我给你下。”



布匹都是卷在架子上的,一匹布至少七八十斤。老板踩在凳子上,用力抓着头,扛下来一件。



陈望主动伸手去帮忙接。



然后,一匹劣质的涤纶布就这样平躺的放在了水泥地面。



“裁衣服多少钱一米?”陈望又问。



听到这个,老板笑了笑,解释道:“老板,我们至少十匹起裁的。”



卖布可以一匹一匹的卖,毕竟是二级分销,按提成拿钱,旱涝保收。



但裁房赚的是需要消耗的人工费,都是靠走量。



如果量太少,不仅耽误时间,还影响别的接活。所以,老板们哪怕单价少赚一点,也不愿意高价裁单匹。



而且就像是货车司机宁可空车返程也不半价顺道跑车赚油费一样,江川的老板都形成了‘商业联盟’,不会搞这种内卷扰乱市场。



这是小地方企业的生存之道。



如果有人压价抢生意,那是真的会被线下真实的。



毕竟就在一个园区。



而被拒绝之后,陈望表现的也很淡定,从兜里掏出一盒软珍,给老板派了一根,又给旁边的小师傅派了一根。



接过烟的时候,老板视线落在了陈望腰间的一把奥迪车钥匙上。



“这是做样衣的,先裁一匹试试,所以布价我就不跟你砍了。”陈望依旧没有一丁点慌乱,道,“后面大概是二十匹起吧,到时候你就给我少点。”



听到这个,老板脑子转的很快,道:“那肯定,都可以谈的。”



“那你今天就帮我裁一下,插个队,我提前要。好的话,我明天下午就来订布,然后都让给你们裁。”陈望老练的像是这种事情已经做过很多次。



“没问题的。”



陈望都说得这么清楚了,老板也不啰唆,直接决定道:“这匹裁完了,我就给你搞,两个小时之后你来拿吧。”



“可以。”



“那老板,你设计图呢?”裁房老板问。



“白板给我用一下,笔,还有尺。”陈望说。



“给老板拿。”裁房老板对徒弟抬了下头。



过了一会儿,他就把工具拿了出来。



然后陈望就站在电脑桌旁边,弓着腰,用尺和中性笔,在白色的硬纸板上,画出分块的设计图。



在粤州干服装网销的时候,他因为生意不太好,就挖了个三钻级网店的女大学生设计师,一个月给人开一万,让她设计,卖的好还有提成。



那个女大学生水平很高,陈望跟着也学了点东西,不过毕竟不是专业的,学到的东西有限。



当然,如果只是做短袖的话,最基础的知识就完全够用了。



看着陈望在那里相当游刃有余的画图,老板好奇的问道:“学设计的?”



“大学选的服装设计,我老豆非逼我学的。”陈望一边低着头画图,一边相当无奈的说道。



“你爸搞网店的?”



“在江城汉正街做服装批发。”



“子承父业当老板还不好?我想要个老爹帮衬还没有呢。”



老板抽着烟,笑着说道:“听你意思,你不想学这个,那你想干嘛?”



陈望头也不抬,道:“当诗人。”



“……”



老板夹着烟的手,悬停在了空中,憋了好一会儿后,才生硬的接话:“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说完后,老板也去忙自己的了。



陈望则是独自画图。



完成后,把笔放了下来,准备掏钱:“要不要压点钱?”



“诶不用,到时候来了再结。”老板摆了摆手,给了陈望相当的信任。



在集群程度很高且同质单一的产业园区,‘人情味’是与同行竞争的软实力,尤其是在拓展有机会成为回头客的新客户时,做人非常重要。



斤斤计较做不了生意。



“好的老板,我待会儿过来。”



就这样,陈望跟老板打了个招呼就离开了裁房。



走后,学徒拿着那根黄鹤楼软珍,嘀咕道:“发这么好的烟,感觉很有实力啊。”



“那不废话?”



老板笑了笑,笃定的说道:“我跟你说,有钱的那种感觉是装不出来的!”



第6章 揣着九百块谈合作(2/2)-->>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