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08[2/2页]
【ps,这几天的内容会很重要,所以会写得慢些。发布时间也会有些出入,希望大家能够体凉下。报歉下。汗!】
...
第九十六章 时势(三)
第九十六章时势(三)
“爷爷,还有诸位前辈,刚刚你们也说了,以前东、西突厥汗国的寇边,在没有城池的荒野,我们都能以二换三,甚至更多。【全文字阅读..】但是现在,却出现了以二换二,甚至我们死的人更多。难道,爷
爷和诸位前辈真的以为仅仅只是铁器的原因?难道只要禁制了铁器,就能改变这种态势,东、西突厥汗国就会因此衰弱吗?”
王冲捋了捋思路,迎着议政厅内众老的目光道。一句话,顿时说得众人呆住了。众人只想着铁器的问题,却压根没有想过其他更深次的东西。
就像王冲说的,东、西突厥汗国的兴盛已是既成的事实,这绝不是几根铁器就能改变的。
“冲儿,你到底想说什么?”
就连王冲的大伯父也露出了凝重的神色。他是朝廷上的重臣,有参事、议政的权利,对于这种东西极为敏感。
“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每隔百年,必有一次大兴盛。这是大势所趋,谁也改变不了。前秦是如此,大汉也是如此,前隋是如此。如今,大唐也是如此。现在,已经不是北边东、西突厥汗国的人问题,西边的乌斯藏高原,东部的高句丽,南边的洱海,都是如此。”
“我们改变不了这些游牧民族,蛮荒部落!我们唯一能改变的,唯有自己!所以孙儿才说,这件事情不在边陲,而在域中,不在东、西突厥汗国,而在大唐自己。”
王冲正色道。虽然得获重生,然而想起大唐如今面临的严峻周边形势,王冲就忍不住忧心忡忡。
在重生之后,只有他自己才知道,有多少个日日夜夜,他夜不能寐。
在这间议事厅里的,都是一方的重臣,虽然很多人都已经退休了,但是他们一生的影响力还在,他们的家族还在朝野之中拥有巨大的影响。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今的大唐早已是危机重重,只等一个诱因,便会一起爆发出来。在这间议事厅内的众人,能够发现北部的东、西突厥汗国,已经是先知先觉,有所窥见了。
但是王冲知道,这还不够,这还根本不是根本的问题。
王冲必须想办法警醒他们,并且通过他们,通过这间议事厅进而影响到更多的人!
“……然而中土太平多年,太宗皇帝的时候,将东、西突厥逼到阴山以北,使得许多的蛮夷内附,又征服了安南;先皇的时候,又设立安北都护府、单于都护府,安南都护府,将势力进一步的扩大。到了本朝初期的时候,又将势力进一步拓展到了西域,建立了安西都护府。”
“本朝打了这么多年的胜仗,使得万国来朝,势力范围无以复加,不止超越了隋,更是远远超越了汉、秦,达到中土神洲前所未有的强盛地步!然而爷爷和众位前辈没有发现吗?正因为如此,所以朝野上下已经渐渐自现了‘自满’的情绪.”
想起大唐如今的局势,王冲心情沉重。外敌强大并不可怕,不管是最强大的匈奴,还是最强盛的突厥汗国,最终一一降服中原王朝的马蹄下,但是人心散了,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孙儿以前听过一首诗:营洲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杯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当我们在追求狐裘锦衣,沉迷于奢华享乐,以千杯不醉为荣的时候,那些北方的突厥汗国,已经在训练他们的孩子,骑马射箭,以战场杀敌为荣了。”
“突厥易克,但人心难伏。孙儿以为,这才真正的问题啊!!”
说到最后,王冲心中沉重无比。这并不是王冲为了说服众老,为了在众老面前表现,才胡谄了这么一段话。而是王冲上辈子的亲身经历。
那首边陲诗就是他后来生活磨难,零丁飘泊的时候,无意中听到的。很多事情,都是在木已成舟,无以挽回的时候,才看得清楚!
但是到那个时候,一切都已经晚上。
现在的大唐,纸醉金迷,人心变化,早已不是原来的那个大唐了。可惜,很多人身在局中,还根本没有发现这点。
议事厅里,静悄悄的,气氛沉重。在场的诸老本来还只是想听听王冲有什么高见,看看九公的这位孙子到底能怎么一鸣惊人,但是越听到后面,越是心情沉重,当听到王冲念出那首边陲诗,一个个更是悚然动容,好像第一次注意到九公这个孙子一样。
就连大厅上的老爷子,都露出了震惊的神色。
他让王冲进来,突然发问。就在想要通过这场方式,来考验这个孙子,看看他有几分成色,有几分才气,也有将来决定,给他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至于,继承人的事情……
从王冲的大伯父王亘,到王冲的父亲王严,再到王冲的大哥王符,堂兄王离,他已经失望太多次了。
要想征服一群老兄弟,老部下,获得他们的承认,本来就是一件不容易完成的事情。
这么多年下来,他差不多早已放弃希望了。
然而老爷子没有想到的是,王冲的表现却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这已经不是考不考验,满不满意的问题。
在这个孙子,展现出来的东西,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个内容。
第一次,他突然看到了一些希望。
厅内众人的反应落入王离的眼中,他的脸色顿时更加难看了。
“冲公子,我想问一句,刚刚那首诗,到底是你自己做的。还是真的确有其事?”
议事厅中,叶老突然问道,他的严肃,似乎有些特别深意。
王冲那首诗,如果是他自己做的。那么只能说明九公孙儿很有才,能够想到通过大唐如今歌舞升平的盛世情况,结合突厥游牧部落的特性,写出这样的诗,那种才能是无庸置疑的。
以他十五岁的年纪,确实是很惊人。算是有九公年轻时的风采了。
但是如果不是,真的在边陲有传出这样的诗,那一切性质截然不同了。那情况要严重的多。
这已经不是九公推不推荐一个孙儿的问题,而是涉及到了国家大事。
“确有其事!”
王冲郑重道。这诗是他上辈子亲身经历听来的,但是,却不是他听的时候才有。而是在民间很早就已经有了。
就是在场的众老现在派人去查,现在也依然能够查到!
王冲的话声一落,议事厅里的气氛顿时又凝重了几分。老爷子的几个部下互相看了一眼,一个个都神色严肃。
他们倒不担心王冲说谎,这种事情一查就知。众老考虑的是其他的事情。
“九公,在东、西突厥汗国这件事情,我们虽然痴长几十年。但是论眼光、见识反倒真的不如冲少爷了。就像冲少爷说的,东、西突厥汗国的事情,不在东西突厥汗国,而在朝堂,不在铁器,而在人心,不在边陲,而在域内。这次大寿陛下来拜寿,这才是九公应该告诉陛下的啊!”
叶公发须抖动,心情沉重道。
王冲只是十五岁的小孩,而众老一个个都是年过半百的老人,一个个经验丰富,见识广博。但也正因为如此,所众老才更加知道,王冲说的一点都不假。
突厥边患易克,但人心不古难挽。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这一点,就算是他们这些老臣,也一点办法都没有。
这才是叶公忧心忡忡,心情沉重的原因。
浑浑噩噩多年,谁也没有想到,居然会在九公一个十几岁的孙子身上,听到这种一针见血,直指本心的真知灼见。
“这件事情,等陛下来了。我会和他讨论的。”
议事厅上首,老爷子点了点头,也是心情沉重。一场老兄弟的聊旧,以及儿孙的考验,最后会变成这样,这是他之前料不到的。
但是想比起这个,帝国面临的严峻形势,才是他真正忧虑的。
“恭喜九公,王家出了个麒麟子啊!”
“小小年纪,在军国大事上就有这种真知灼见,未来必然成国之栋梁,前途不可限量!”
“冲少爷有九公当年风范啊!”
“假以时日,未来我大唐必然又出一国之重臣!”
“恭喜九公!”
“恭喜冲少爷!”
………
殿内众老纷纷道,和之前敷衍王家长孙王离不同。这一次,众老都是真心实意,一个个看着坐在角落里的王冲,都是欣赏不已。
“来,冲少爷,坐到我身边来!”
一身杀伐气息,极富战略眼光的“叶公”突然冲王冲招招手道。这个孩子他是越看越喜欢。
九公的嫡系子孙他都见了好几个,只有这个小孩最让他刮目相看,甚至让他起了惜才之心。
如果能够好好的培养,这个孩子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这可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他的直觉。他叶侗看人眼光很准,被他看中的从来没有差错。这位也绝对不会错。
王冲这就意外了,不禁下意识的看向大厅上首的爷爷。
“呵呵,去吧,去吧!即然叶侗喜欢你,你就坐他身边吧。”
老爷子端坐在上方,挥了挥手笑道。
他一生刚正、清廉,很少有笑。但是今天真的非常开心。
“是,爷爷!”
得到爷爷的首肯,王冲点了点头,便把坐位搬到了“叶公”的身边。
老爷子的其他部下还不知道,但是毫无疑问,自己刚刚的表现,已经赢得了爷爷麾下这位“叶老”的认可!
【感谢皇族共萌团打赏!^-^】
【更新时间提示:早上11点,下午7点,晚上9点!】
...
第九十七章 关税!
“爷爷,还有诸位长辈,其实还有一件事情。【最新章节阅读..】”
在叶老的身边,王冲并没有立即坐下。
“哦?”
众老诧异的看着。
“冲少爷,你想说什么就直说吧。”
一旁的“胡公”道,对于九公这个最小的孙子,他现在很有好感。
“关于盐铁的事情,虽然朝廷不立项,所有折子留中不发。但是如果想要对付东、西突厥汗国,减少他们获得的铁器,也是还有其他办法的,而且这种方法,朝廷一定会迅速通过。”
王冲定了定神,开口道。
王冲的堂兄王离本来脸色就很难看了,所有的风头都被王冲抢去了。如今又听他提起刚刚自己谈到的铁器,一张脸黑的都要滴水了。
这不是当面让他难看吗?
“冲少爷,你说的是什么方法?”
一群人顿时好奇道。圣皇的意思已经很明白,贸易之类的事情是绝对不可能禁止的。绝不可能为了禁止铁器,就闭锁大唐和万国之间的贸易联系。
所有折子留中不发,就是这个原因。
王冲居然说他有法子朝廷通过他的决议,这就由不得众老不好奇了。
“冲儿,不要胡说!在场的都是耆老,朝堂上的事情你不懂,不要乱说!”
王冲的大伯此时在一旁板着脸,提醒道。
对于王冲,王亘心里是很复杂的。一方面,王冲表现的越出色,离儿成为家族继承人,继承父亲地位和影响的希望就越小。
但是另一方面,父亲这么多的老部下在,王冲代表的就不止是他自己,而是整个王氏一族。王离已经没有希望了,王符也还不够优秀,王孛算是毁了,如果连王冲也失败,那会让父亲的那些老部下,还有那些门生故旧看轻现在的整个王家。
都说“虎父犬子”,就是这个意思。
百兽会臣服猛虎,但绝不会臣服犬子!
王冲之前的表现已经不错了,就算是他这个大伯父,也无法可说。王亘现在就怕他言多必失,对朝廷上的事情不了解,却在这里发表“高见”,到时候,前功尽弃,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
“大公子,冲少爷有想法,这是好事。让他说!”
一旁的“马老”也开口道。
在场的都是人精,王亘那点心思哪里瞒得过他们。王冲才只有十五岁,朝廷上的事情他还接触不到。而王严又是个边将,更加不可能教他。
正因为如此,所以众老更想知道,这个十五岁的孩子到底有多少斤两。
“冲儿,没关系。你说吧,说错了,也没人会怪你!”
大堂上,老爷子也扬了扬手道。
对于所有的儿孙子女,他都是一视同仁。有多大的本事,就坐多大的位置。今天难得一帮老部下,老兄弟都在,王冲即然开了个头,接下来就由不得他了。
这场考验,接下来将关系到他未来的成就,已经可以从自己这帮老部下那里得到多大的帮助。
而王冲有多大的能力,将是其中的关键!
“是!爷爷!”
王冲躬身行了一礼,然后接着道:
“其实,要想抑制铁器的输出,很简单。只要提高铁器的价格就可以了。”
“没有用的。铁器涉及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小的方面锅、铲、锄头,大的方面,许多兵器,铠甲、武器……,提高铁器的价格,就会增加百姓的生活负担,也会加重朝廷在军事上的财政支出。而且,那些生产铁器的世家大族,地方豪门,小作坊,矿山,将作监……,等等,方方面面,都会引起很大的反响,招致很大的反对。”
“这种事情,是绝对不可行的!”
大厅末尾,一名身瘦矮小,并不高大的白发老人道。王冲认得,这是“赵老”。爷爷的一群老部下,他算是武功最差的。
原因很简单,他是军粮官。
爷爷年轻的时候出征塞外,一定要他做军粮官,负责后勤,安排方方面面,和朝廷,和地方打交道。
所有人都知道,后勤官的任务是最多最繁杂的。但是只要有“赵老”在,所有琐碎的事情,零零碎碎,杂七杂八,赵老全部能处理的井井有条。
王冲所说的方法,他只是一听,立即就知道,这是基本不可行的。为了遏制东、西突厥,就因小失大,舍本逐末,搞得自己阵脚大乱,这是绝对不行的。
议事厅里,众人本来以为王冲会有什么高见。听到这里,一个个也是失望不已。毕竟还是年轻啊,才十五岁,对于朝堂上的事情又怎么可能有多了解呢?
如果提高价格就能抑制铁器的输出,要是事情真这么简单,他们早就解决了,哪里还用到在这里讨论。
“呵呵,如果单纯的提高价格当然不行……”
王冲自信一笑,目光扫过全场,一点都没有气馁的意思:
“但如果用关税呢?”
“关税?”
赵老讶然,第一次皱起了眉头。而其他诸老也是一脸新奇,互相看了看,也是纷纷大感兴趣望向王冲。
这个东西他们可是从没听过。
&
nbsp; “敢问冲少爷,什么是关税?老夫半辈子接触财政、税收、后勤……。大唐的税种老夫没有不知道的,但是恕老夫愚钝,这个关税是什么东西?”
赵老正色道,摆出了虚心请教的架势。这也是他的一个长处,遇到不懂的东西,一定会不辞下问,到老了也是如此。
这也是老爷子对他半辈子信任,极其赞赏的原因!
看着众老纷纷看着自己,王冲不由笑了起来。东、西突厥汗国的事情,上辈子他曾经思考过很久,其实用一个关税就可以解决了!
虽然在另一个地方,关税早就是人尽皆知的东西。但是在这个世界,人人还不知道关税为何物!
大唐帝国有户税、丁税、人头税、入市税,商税……,但是唯独没有“关税”。
大量的大食人、条支人、突厥人、高句丽人到内陆来购买东西,享受的其实是和中土人一样的价格。
所以,即便是朝廷断绝和东、西突厥汗国的贸易,这些游牧民族的汗国,依然可以通地大食、条支人从大唐帝国源源不断的获得铁器输入。
而对于一个万国做生意的大国来说,这其实是很不正常的。大唐在内部做生意久了,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有“关税”这种东西。
即然没有意识到,那么王冲觉得,自己就有必要去提醒他们,让他们意识到这种东西的存在!
“爷爷,还有诸位前辈。盐铁是特殊的行业,特别是铁器。以孙儿的意见,在内陆买卖的时候,无需交税。这样所有人都可以享受到优惠的价格,也不会引起混乱。”
“但是如果有人要带着这些铁器,离开大唐,离开神洲,进入条支、大食,或者是北部的东、西突厥汗国,那么就可以在边境设置关卡,以此征税。这就叫做关税!”
“因为这些铁器已经不在大唐内部流通了,所以价格当然不可能和内部一样。在税率上,可以征收一倍,甚至二倍,三倍……到五倍的价格!”
“这样,一来不会影响到内部的盐铁价格。二来还可以为大唐带来一笔额外的,庞大的财政收入。”
“因为铁器带在很大的国家和政治因素在里面,往往批量很大。所以如果我们征收铁器关税,只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就是东西突厥汗国出于整体实力的需要,不管价格,依然大批量的购买。这样我们虽然无法阻止他们,但至少可以从中获得一大笔钱,用来补贴帝国。”
“第二,就是价格太高。东、西突厥汗国放弃购买。那就更好了!这样,我们虽然损失了一大笔钱,但却彻底的抑制了对东、西突厥汗国的铁器输入,无形中抑制了他们的战斗力。——这不就是我们的目的吗?”
“而且,关税仅止于盐铁业,其他的行业并不会受到影响。所以圣皇也不用担心会因此妨碍东西方的贸易。”
“当然,关税并不止于盐铁,其他的东西一样可以征税,只要税率适当,一样可行。当然,这些都是需要朝廷去商议的。而不是孙儿一个人在这里随便说说,就能解决的。”
说到最后,王冲望了一眼自己的大伯父一眼。
议事厅里,众人一直认真的听着。最开始的时候,众人还对王冲说的不以为然,但是越听到后面,众人眼睛越亮,到了最后,原本还否决王冲的“赵老”,看着王冲,眼睛里早已是一片惊异。
如果不是亲耳听到,他简直不敢相信这居然是从一个十五岁的小孩子嘴巴里吐出来的。
关税,关税……,他们一群老家伙只想着北面的东西突厥汗国,威胁越来越大,铁器越来越多,国力越来越强,所以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想着禁绝铁器,关闭和东西突厥之间的贸易。
或者就像九公的长孙“离少爷”,和东、西突厥打上一仗,狠狠的震慑他们。但是从来没有人想到,居然可以用“关税”这种东西,不动声色,兵不血刃的就阉了东、西突厥汗国,禁绝了他们的铁器输入。
而且,做为大唐帝国政政、后勤方面的耆老,他几乎可以肯定,陛下那里绝对会答应。
甚至都不用太多的考虑,朝廷里那班人就会迅速的通过这份决议。特别是那些财政大臣,绝对会全力推动此事。
“哈哈哈,薛子阙那班财政大臣可以找几根绳子,羞愧的自杀。枉他们天天想着各种名头,怎么从百姓那里征税,吸血汗钱。但关税这么好的东西,他们居然没有想到!条支、大食那帮商人不是一直说有钱吗?这么多的征税对象,这么多年,他们居然没有想到!”
赵老拍着大腿,哈哈大笑。
【第三章在九点半。】
...
第九十八章 谦让!
“可不是嘛,这可是严重的失职啊!这种事情,都不用我们这班老家伙说,只要传个消息给他们,他们自己就会羞愧不已,都用不着我们说。【全文字阅读..】”
胡公也在旁边笑着附和道。
薛子阙,王冲知道。这是朝廷里的财政大臣。虽然被人称为“吸血鬼”,骂他天天搜肠刮肚,想着怎么从百姓征粮征税,充实国库,不过王冲知道,这个人并不坏,也没有什么私心。
他收缴的那些税,基本上都充实到国库里去了。自己却没有什么贪污行径!
“哈哈哈,九公,冲少爷机敏伶利,要不是现在武道昌盛,跟着我只会浪费了他一身天赋,要不然,我还真想把他带在身边啊!”
赵老望着对面的王冲,眼中异色连连。九公这个最小的孙子真是让人侧目不已,在军国大事上有那种战略眼光已经难能可贵了,居然在财政税收上也有这种表现,实在是让人不可思议。
“哈哈哈,老赵,这种事情你就不用想了。九公已经首肯,让冲少爷跟在我身边了。你就不用打他的注意了!”
叶公在一边笑骂着,赶紧让他打消注意。
九公有三子一女,四个孙子,两个孙女,一个外甥,所有人里面,只有眼前这个最小的“冲少爷”最让人眼前一亮。
“哈哈哈,你们不用争了。这孩子还小,以后需要你们帮忙的时候,你们谁也不许推辞!”
大堂上,老爷子心情大好,望着一班老兄弟,老部下,半开玩笑,半命令道。
“哪是,哪里!”
众老连连应着,却知道九公虽然还不一定确定这位冲少爷做为继承人,但明显已经有了栽培之意。
“亘儿,刚刚的话你听到了吧?你是朝廷重臣,这件事情你要上心。”
老爷子扭头看着一旁的大伯王亘道。
“是,父亲。这件事情我一定会处理妥当的!”
王亘应着道。
“关税”的事情,非同,那是涉及到帝国政财,那是一笔很大的税收。往大了说,那是涉及到军国大事,关系到帝国的安宁,以及数十万帝**人在战场上的安危!
如果不是老爷子大寿,他现在就要返回朝廷,召集那班同僚商议。这可不仅仅是他们多有正义感,而是王亘敏锐的感觉到,这里面蕴含着一份天大的功劳!
谁在上面签上字,谁就能领上一份功劳。以王亘的经验,这样的事情,绝对会以最快的速度通过。
而更重要的是,王冲只有十五岁,是无法领到这笔功劳的。而做为这件事情的主事者,他绝对可以领到最大的一笔好处!
这绝对是他履历政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日后升迁,这就是资历了。可以说,王冲这是在送给他一笔大功劳。
“对了,冲少爷,你怎么会想到关税这种东西?”
叶公突然一脸好奇道。
王冲这个年纪,能在北部东、西突厥汗国那种见地,还可以说是王家将相门第,王冲耳熏目染,从小在这种环境下长大,有这方面的天赋并不奇怪。
但是“关税”可就不一样,这可不是天赋两个字就能解释得了的!
“呵呵!”
王冲听到这句话不由笑了起来,他说了这么多,就是在等这句话,“诸位前辈高看我了。我哪里有这样的本事,其实这是有一次我从堂兄那里听来的!”
“什么!”
一群人大为吃惊,纷纷扭头望向对面的王离。
而王离本来低着头,脸色难看,心情非常压抑。但陡然听到这句话,猛的抬起头来,不可置信的看着王冲。
“呵呵呵,堂兄,看来你自己都忘了。我记过当时你说过之后,就说什么荒谬,荒谬,这怎么可能?朝廷里面那帮大臣怎么可能会听你的?你当时一心扑在军伍上,这件事情恐怕你自己都忘了。不过,我却听见,而且记下来。嘿嘿,堂兄,没想到吧?”
王冲说着还冲堂兄王离俏皮的眨了眨眼睛。
之所以说了那么多,王冲并不是要为了在众老面前炫耀,出风头。而是为了帮自己的堂兄王离。
一世人,两兄弟,王冲始终相信堂兄这个人他并不坏。虽然上辈子他曾经负气离家出走,不知所踪,但王家落难的时候,他却也毅然而然的赶了回来。
王冲到现在都还记得,当王家衰落,自己流落街头,如野狗一般受人欺负的时候,最后是堂兄王离及时出现,和那些人大打出手,并且在自己受伤的时候,用脊背护着自己。虽然他嘴里冷冷的说着什么“我并不是为了你”、“我只是看那些人不顺眼”什么什么之类的。
但是王冲知道,他就是来救自己的。
从那个时候起,王冲就知道,堂兄是属于面冷心热的人。不管他多么的难相处,也不管他的脾气有多差,都改变不了两人都是王氏子孙的事实!
“关税”的事情对自己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好处,但王冲却知道,对堂兄绝对有好处。
“亘儿,有这种事?”
第一个开口的不是别人,反而是王冲的大伯王亘。
议事厅内,众老纷纷看着王离。
“这……”
王离也迟疑了。
“哈哈哈,堂兄,你都忘了。几年前,有一次我去找堂姐,后来无意中碰到你。你当时就一个人坐在假山上休息,一个个自言自语。后来你发现我在旁边偷听,还大发雷霆,说要禁止以后我到你们家来。你忘了?”
王冲说的鼻子有眼,这下连王离都糊涂了。
“离少爷,真有这么回事吗?”
几名老爷子的部下问道。
“这……好像有吧!”
王离迟疑着道。几年前的事情他哪里记得?而且他说过那么多话,又怎么可能样样都记得?
“呵呵,恭喜九公,离少爷看起来在朝政上,比军事上更有天赋一些啊!”
赵老突然对着堂上的老爷子揖手道。
九公的长子,大公子王亘就是朝堂上的重臣,在政治上很有天赋。离少爷从小在这种环境下长大,耳濡目染,又受到大公子的熏陶,言传身教,具备这方面的天赋并不奇怪。
如果说“关税”这个点子是离少爷想出来的,那倒是说的通了。
“离公子在这方面确实很有天赋,如果能在政堂上有所发展,说不定,未来赶上大公子的地位,父子同堂,也不是不可能的。”
其他诸老也纷纷附和道。
大厅上,老爷子皱着眉头,沉默不语,神色间似乎也有所意动。长孙王离其实小的时候,也有展现过这方面的能力。
这些他都是有印象的。
只不过后来,王亘坚持把他送到军伍,对于这方面的事情,老爷子向来是很少干涉的。他本人就是文武兼备,不管从文从武,对他来说都是一样。
不过,如果这个点子真的是王离想的,那说不定,真的可以让王离子承父亲,进入朝堂之中了。
“这件事情以后再说。离儿,你要多谢谢你堂弟王冲,如果不是他,你想出来的东西,恐怕就没有人知道了。”
老爷子一句话又把众人的注意力转移到了王冲身上。
“不错!难道冲少爷小小年纪居然不贪功!”
“同族之间,能互相谦让,这是好事!”
“冲少爷小小年纪能有这种品质,这比什么都可贵了!”
………
议事厅内,众老看着王冲,纷纷夸道。印象比之前更好了。大世家之门,亲情淡薄,特别是这种将相门第,能够互相谦让,这是非常难得的。
王冲的谦让,坦承,不但没有降低众人心中对他的看法,反而因此对他更加高看一眼。
“冲少爷,以后多亲近,亲近。我们赵家在京城也有几处府第,冲少爷以后不妨多来坐一坐。”
在座的赵老,以及其他几位老人都对王冲发出了邀请。
王冲本来是有机会“贪功”,如果他不说出来,谁也不知道。不管是在朝廷,还是在军伍,贪功这种事情都是很常见的,甚至坐到一座朝廷重臣的位置,也免不了俗。
一个人如果能够不贪功,公正的对待下属,就已经具备了一个统帅让人追随、信服的领袖能力。
当年这么多人跟着九公,死心踏地,就算是刀山火海也不皱一下眉头,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王冲绝不会知道,就是这么一件“小事”,已经让议事厅里的众老开始考虑未来让他接手老爷子和影响的可能了。
虽然最后不一定能够成形,但是在众人眼中,九公这个最小的孙子,已经具备这种凝聚人心,统领九公所有门生故旧的潜力了。
——甚至连大厅里,最沉默,说话最少的那些白发苍苍的老部下也开始考虑这个可能了。
王冲笑了笑,只是感觉众老对自己的态度好像有点怪怪的,其他的并没有想那么多。堂兄王离在朝廷政治上的天赋,确实比他在军伍战争上的天赋要强得多。
这一点王冲坚信不已。
这样的天赋不应该埋没。否则的话,即是堂兄的损失,也是整个王家的损失。王冲相信,今天在这里赞同自己的人,未来必定会感谢自己,并且称赞自己眼光的。
接下来,王冲安静的坐在叶公的旁边,再没有多说。他的表现已经足够了,过犹不及。
王冲并不准备在接下来“一鸣惊人”,说到底,这是爷爷和他那群老部下之间互叙兄弟情义的机会!
【这几天天气太热,微信公众号上回复的人寥寥,让皇甫有种在打单机的感觉。所以晚上七点就发了条微信,结果,wow
kao!扭头吃个饭的时间,也就是十几分钟,居然收到了四五百条消息,按这个趋势,皇甫晚上估计得跪了,默默回消息回到死。tt,不过感谢兄弟们的热情,皇甫我手段也会回完的。虽然可能就一个表情包,但请相信,皇甫绝对是一个个输过去的!】
【ps,微信公众号上还挺好完的。大家可以加加我的微信公众号,搜索皇甫奇就可以,我会在上面和大家互动的。另外,一下,上面有很多图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