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138[2/2页]

以他以往的所作所为,无论自己怎么恨他,将来怎么对付他都是毫不为过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看着这封信,看着信纸上的那首诗,太真妃心中的戾气好像被无形之中中被化解了,居然对他怎么也恨不起来。



一个如此赞美自己,思恋自己的人又如何让人恨得起来呢?



只是在内心深处,太真妃又有另一丝说不出的感觉。



宋王之前对自己毁诟的这么厉害,反对的这么厉害,为什么现在又会给自己寄来这封赞美自己的信





他到底想要做什么?



想到这里,太真妃心中复杂无比。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皇甫奇,搜索我的名字即可。里面有很多本书的人物照片哦。^-^】



...



第一百二十六章 君,何前倨而后恭?



这一夜,太真妃失眠了。【全文字阅读..】



躺在宫帐内,太真妃碾转反侧,脑海里思来想去的都是那首“清平调词一”。从来没有一首诗能这么写到女子的心灵深处,也没有一首诗能这么勾动女子的心扉。



甚至就连那些目不识丁的老嬷嬷们,都能感受到,那首诗是极美极美的。



捧着那张信纸,太真妃突然有些明白,那个焚衣坊的宫女为什么这么大的胆子,胆敢冒着杀头的大罪,藏下这封信,这首诗。



不是她胆子大,而是明知道如此,也实在是不忍心,下不了手。



更令太真妃忘忘难忘的是,这明明清平调词一分明只是其中的一首,必然还有第二首,第三首……



第一首已经这么美妙了,第二首,第三首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太真妃失态了。



……



玉真宫中,当太真妃被一首“清平调词”搅的心扉的时候,同一时间,朝堂上另一波风暴也在酝酿着。



宋王接连数天没有上朝,被圣皇以在家休养的方式,变相排挤出了朝堂,这件事情触怒了群臣,使得众人的反对越发的激烈。



两方支持和反对的人泾渭分明,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



就在这个时候,一些大臣提议联合宋王,召集大唐帝国各地的大小官吏,收集万人名单,一起联名上书,阻止圣皇。



不过,就在这个关键时候,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太真妃事件”中最激烈反对者,同时也是众人意见领袖的宋王突然选择了沉默。



这突然的变化众臣始料不及。没有人认为宋王怕了。



一些和宋王熟识的大臣去拜访,却从宋王那里得到一个意外的消息。对于太真妃入宫,宋王本来是坚决的。



但是就在最近,宋王了解到了一些新的情况。虽然宋王说的很模糊。但是众臣还是从宋王那里得到一个惊人的消息:



太真妃事件另有隐情,真实的情况,或许并不像大家想像的那样。



一刹那,所有人都惊呆了。



宋王的为人所有人都知道,他绝对不会在这种事情上撒谎。以他大唐亲王的身份,也没有必要撒谎。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宋王的沉默,才会在朝廷众臣中造成巨大的震撼。没有人知道宋王口中的隐情是什么,但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宋王的态度在群臣中引发的效果是惊人的。



本来众人做好了准备,无论如何,哪怕是死谏也一定要阻止太真妃入宫,阻止这场大唐宫廷里的君臣人伦丑剧。



但是一刹那间,许许多多的文武大臣,还有地方官吏都犹豫了。



仅仅只是犹豫,也足够了。



人的心中只要有一点点的犹豫,就没有办法再像原来那样坚决的反对了。一时间朝堂上反对太真妃的声音,突然之间就小了一半以上。



整件事情就这样出现了谁也没有预料到的逆转!……



……



“哈哈哈,喜事来了,大喜事来了!……”



玉真宫里,杨钊一声白色长袍,红光满面,一只手里抓着一轴奏折,一边哈哈大笑,一边从外面走来。



“咱们最大的仇家,宋王李成器居然突然转了性子了!不但没有反对咱们,反而替咱们说话了!”



杨钊喜笑颜开,这么长的日子,这是他这段时间最开心的时候了。



“什么!”



红色宫帐里,太真妃霍的起身,走到宫帐边缘,也是一脸的意外。



杨钊也不隐瞒,就把朝廷里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妹妹,你是不知道啊。没有了宋王,朝廷里反对我们的人就形不成以前的气象。现在形势对我们是一片大好啊!”



杨钊眉飞色舞,兴奋不已。



“哼,什么形势一片大好,这分明就是宋王被陛下贬了之后,怕了,所以想要主动向我们示好!”



太真妃思忖片刻,突然冷哼一声。



宋王得罪圣皇,连接了五道圣旨的事情,她早就已经知道。在她看来,宋王现在分明就是示弱。



“嘿嘿,话也不能这么说。他虽然贬官在家。但是影响力还在,如果他登高一呼,照样还是群臣呼应,对我们可是非常不利。现在,他主动沉默,这对我们可是好消息。”



杨钊道。



太真妃哼了一声,却不得不承认,堂兄杨钊说的有道理。虽然圣皇那边完全可以不理会众臣,强行把迎入宫中,纳为妃子。



但是毕竟被满朝文武指责,大肆唾骂的感觉并不好受。如果能够平平安安,波澜不惊的入宫,那自然是最好不过。



毕竟,进入宫中,她还想要上位,就绝对不能不理会朝臣的非议。



“咦?妹妹,你手上拿的是什么?”



杨钊眼尖,透过宫帐,突然注意到太真妃手中拿着什么东西,而且看起来,居然好像还是一封信。



“嗯?”



杨钊心中跳了一下,立即感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在京师之中,妹妹举目无亲,除了他之外,根本没有其他的亲人,又怎么可能会有人写信给她。



“妹妹,我能看一下吗?”



杨钊伸出一只手道。



太真妃犹豫了一下,又素知堂兄杨钊的性格是那种不达到目的就一定会钻牛角尖的人,迟疑一下,才有些恋恋不舍的将手中的“清平调词一”递了过去。



“这是一首诗?”



杨钊呆住了。他什么都想过了,就是没想到,妹妹拿在手里,居然是一手诗。



“嗯。”



太真妃只是点了点头:



“看完就还给我,不要弄坏了!”



杨钊呆了呆,眼中闪过一丝惊诧的神色,这才低下头来,继续看去。对于诗词,杨钊没有什么造诣,叫他掷骰子还差不多。



不过,就算是杨钊好吃懒做,不学无术,但也看得出来,这是首诗是写得极好。



“好诗!确实是好诗。连我这个粗人都看得出来,这是赞美一个女人的。”



杨钊一边不是很感兴趣的敷衍着,一边随口问了句:



“宋王李成器!”



“什么?!”



就像一道惊雷落在大殿里,杨钊目瞪口呆,差点眼睛都要掉地上了:



“宋王?李成器?怎么可能!——”



杨钊一脸不敢置信的看着自己的妹妹。这消息真是史料不及,杨钊简直好像被一座大山撞中一样。



“我还用得着对你说谎吗?信是几天前送来的,这还是你过来之前的事!”



太真妃冷冷道。



“啊?”



杨钊突然感觉自己的大脑不够用了。几天前?这事他可是一点风声都没收到!



“但是这是为什么啊?他想做什么?”



冷静下来,杨钊感到疑惑不已。



“哼,之前我还真是不明白,不过,现在听你说的,我倒是明白了。我刚刚已经说了,李成器害怕了。他这是在刻意讨好我们。”



太真妃冷冷道。想起之前受的那些委屈、指责、谩骂,心中还是有些冤气。



“我之前还不知道这是宋王送来的,不过这好像不太好吧。……”



杨钊又拿起手中的信,又看了一遍,眉头皱了起来:



“我虽然不太懂诗,但也看得出来,这首诗里面好像有些思慕的味道啊?妹妹,这要是落到圣皇手里,可不是什么好事啊。宋王怎么会给你寄这种诗?”



“哥哥,你想多了。看看那纸上的字,像是宋王写得出来的吗?”



不料,太真妃却是冷冷一笑,毫不在意。确实,如果这首诗是宋王写的,恐怕还真是免不了有些风言风语。



不过太真妃敢肯定,这根本就不是宋王的字迹。



“这个,原来不是宋王的笔迹吗?”



杨钊抄着信纸,尴尬的笑了笑。他刚刚就注意到了,这诗虽然写得很好,但上面的诗却是歪歪扭扭,说起来真是有些难看。



只是他初来乍来,对朝廷不了解,还以为这些大唐亲王的字迹就是这样。搞了半天,原本根本不是这个宋王写的。



“哼,虽然不是宋王写的,不过,上面有他的大印。至少,这封他是过了目的,代表了他的意思。他想向用这种方式向我们示好是绝对没错的。”



太真妃镇定道。



朝堂上的局势,这种政治上的东西,换了以前,她是绝对看不懂的。但是诋毁和谩骂,还有那种来自朝堂上的非议,是一个女人成长最好的良药。



现在的她,虽然还谈不上什么精通政治,但也已经绝对不是那个单纯的,一无所知,什么都不懂的女子了。



“妹妹,其实,如果宋王能够向我们示好的话,说不定……对我们也是一件好事。”



杨钊斟字酌句,小心翼翼道。



听得出来,妹妹对宋王有很大的不满,这个也是情理之中。不过杨钊却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从小在赌坊这种地方厮混,长大,杨钊对这种人情事故早摸的熟透。



宋王李成器是大唐的亲王,位高权重,虽然一时被圣持贬斥,但是亲王的身份摆在那里。



两兄妹初来乍到,在京师朝堂中也没什么依靠。虽然齐王和姚家那边是支持自己的,但是杨钊查过,这两家的名声可不是太好,未必就真的是单纯为了帮助自己。



如果能够同时得到宋王李成器这样的大唐亲王的支持,那对两兄妹在朝中的处境就会有很大的帮助。



赌坊之中最赚钱的人是谁?庄家!



为什么?



因为不管谁和谁在赌,庄家永远都能大小通吃,所有人通吃!



所以杨钊的意思,齐王和姚家太危险,把宋王一起拉过来,左右逢源,那才是对两兄妹最有帮助的。



“哼,我受了这么多苦,差点被他害死。就这么放过,也太不甘心了。”



太真妃却并不愿意罢休。



“妹妹,那你想怎么办?”



杨钊小心翼翼道。



“哥哥,你帮我写一封,就说信已经收到,就问他一句话,君,何前倨而后恭也?”



太真妃说着,一脸的讥讽。不出了这口恶气,狠狠的讥讽李成器一翻,她是绝对咽不下这口气的。



“吁!”



听到太真妃的话,杨钊反而心中长长的吐了一口气。至少,妹妹还愿意写信,那就说明她还没有准备和宋王的彻底的撕破脸皮,这件事情就还有些转寰的余地。



“好!”



杨钊只说了一句,就按照太真妃说的,转身照办去了。



【今天只有两章了,好好整理一下思路。另外,明天三章!】



【ps:我去能不能找到一张太真妃的图,不保证能找到啊!嘿嘿,记得搜索我的微信公众号皇甫奇加关注啊!】



...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知娘娘貌美!



宋王府,一间大殿里,卢廷、老总管,王冲聚在一起,宋王却不在。【最新章节阅读..】



王冲有言在先,如果太真妃来信,卢廷一定要抢先截下,及时通知他过来。另外,一定不能让宋王知道。



“冲公子,你到底给太真妃写了什么东西?”



看着太真妃寄来的信,卢廷和老总管面面相觑。



“信已阅。君,何前倨而后恭也?”



短短的一句话,充满了**裸讽剌的味道。这就是信的全部内容。太真妃来信讽剌宋王这一点都不奇怪。



就凭殿下以前激烈的反对,太真妃就是来信破口大骂,骂上几页纸都是很正常的。关键是,在发生了这么多事情之后,双方的关系已经非常恶劣了,说水火不容也不过份。



太真妃还愿意来信,这本身就已经出乎两人的预料了。



毫无疑问,王冲的策略正在发挥作用。不知道他用了什么手段,居然缓和了太真妃和宋王府的关系。



“嘿嘿,我也没做什么。就是给太真妃写了一首诗而已。”



王冲嘿嘿笑道,适时的发挥了一些自己少年人的脾气。他可不想给卢廷和老总管留下印象,把自己想的太成熟了。



“诗?”



卢廷和老总管一脸的茫然。完全不明白王冲写了什么诗。又是什么样的诗能达到这种效果?



冥冥中,就连老总管都觉得眼前的少年人信马由疆,思想跳脱了普通人的范畴。给太真妃写一首诗?



这是任何人都绝对想不到的做法。



“但是,为什么不能让殿下知道呢?”



老总管有些疑惑道。



王冲提前声明,不能让宋王知道。但却又不忌讳,就连老总管也感觉有些跟上王冲的思维。



“太真妃的回信你们也看到了。有些事情,能不劳烦宋王,能减少宋王的负担,我们就尽量少劳烦他。有事弟子服其劳,宋王有事,我们帮帮忙不是很正常的吗?”



王冲仰起头笑道。



听到王冲的话,老总管不由笑了起来。不知道为什么,他突然对这个孩子很有好感。



“一切,就照你说的做吧。”



老总管的性格,就是那种多疑,而且难以亲近的人。当初就算是王冲的父亲王严,老总管也不怎么相信。



但不知道为什么,对于王冲的这个三子,老总管却根本兴不起什么敌意,也没法去怀疑。



王冲就是能给他这种感觉。



“卢大人,有劳了。”



王冲看着卢廷道。



“真是不明白,你小小年纪,从哪里知道我能模仿宋王的笔迹。”



卢廷苦笑,完全是一副看人精的神色。



他和宋王非常亲近,最青年时算起,也有十多年了。朝夕相处,加上宋王有很多事情,直接就是他从旁辅助代理的,所以不知不觉模仿了一手宋王的笔迹。



这事知道的人很少,但不知为什么王冲居然知道。



“卢大人请吧。”



王冲只是笑而不答,一个劲催促卢廷。卢廷可不止是能模仿宋王的笔迹,王冲可是知道,这位卢学士聪明透顶,天生一手强大的书法模仿能力。



任何人的字迹,他只过三幅,就能模仿个七八分。再多钻研一下,基本上就是惟妙惟肖了。



大唐私底下第一的书法模仿大家,就是自己眼前这位了。只是,这位卢大人的低调也是出了名的。



卢廷摇了摇头,却还是认真的铺好了纸,研好了墨,然后提起了笔。



虽然之前说说笑笑,神态轻松,但就在握笔的一刹那,卢廷和老总管的脸色都变得凝重无比。虽然只是一封信的往来,但牵扯到的却是整个朝廷中目前最重大的事件。



未来,宋王能不能重回巅峰,重新主掌朝堂大局;齐王和姚家伸向兵部和刑部的魔掌能不能斩断;宋王和圣皇,以及太真妃之间的裂痕能不能得到弥补;整件事情对文武大臣的影响,以及未来的冲击能不能化解……



这一切就决定在这些简简单单的书信交往之中。



二人心知肚明,这一场危机,能够化解到这一步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这一切都是王冲的功劳。



对于这件事情,两人已经完全没有办法了。只能寄希望于王冲身上。让“太真妃”替宋王说法,这种异想天开的事情,换了他们想都不敢想。



也只有王冲,初生牛犊不怕虎,思维又不同于常人,才敢提出这种匪夷所思的想法。



“冲公子,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



卢廷转



过头来,下意识望向一旁的王冲。



一个堂堂的朝廷大学士,居然向一个比自己小得多的起来不可思议,但是卢廷就是这么做了。



或许连他自己都没有发现,在他内心深处,已经对这个“小孩”建立起了很深的信任和信赖。



“君,何前倨而恭”,这是太真妃的原话。



虽然不知道王冲给太真妃写了什么,但必然知道,一定是讨好的话。只是太真妃这封信却不好回。



在历朝历代,出现这句话,都意味着**裸的讥讽。基本上谈判大部分都要破裂。



要想回这句话可并不容易。



要想让太真妃回心转意,改变态度,就更是难上加难。



这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过,王冲的神情却并不像众人想像的那样。他似乎来之前,早就预料到了太真妃会怎么样回复,所以看起成竹在胸,早有腹案。



贴近卢廷,王冲耳语了一翻。



“啊?!!”



听到王冲的话,卢廷盯着他,目瞪口呆:



“这样不太好吧?”



“有什么不太好的?卢大人只要想想,这又不是真的宋王,那样不就没关系了吗?”



王冲心中哈哈大笑,卢廷这家伙,一直是左右逢源,四面通吃,这回总算将他一军了。



“卢大人,我还要练功去。接下来的事情就麻烦你了。”



王冲说着,笑嘻嘻扬长而去。



只留下卢廷在后面脸孔拉得老长。



“卢大人,这孩子到底说了什么?”



老总管在一旁好奇道。



“诶,我总算明白他为什么把我叫过来,却不通知宋王了.”



卢廷苦笑,就把刚刚的事情说了出来。



老总管听完也是失笑不已。不但没有帮着卢廷,反而帮着已经走开的王冲说起话来。



“那孩子说的也没错,这事,还确实不适合殿下出面。卢学士,殿下的事您多担着点。后面的事情,就麻烦您了。”



老总管衣袖一拂,居然也走了,把卢廷一个人凉在大殿里。



卢廷苦笑,沉默片刻,蘸了蘸墨,心中斟酌了一翻,终于还是按照王冲说的,模仿宋王的口吻,写下一封信。



“将这封信送到玉真宫去。”



……



“娘娘亲启:



娘娘姿容国色天香,貌如仙子,惊似天人,世间所罕有。成器前番唐突,竟不知娘娘美貌如此,方才有所得罪。还望娘娘恕罪。



陛下为千古之君,娘娘为千古美人,双双世间所罕有。成器以为,以陛下千古之功业,也唯有娘娘方能与之配之。”



“唯愿娘娘德才,相助陛下,龙凤和鸣,使陛下无忧,一治不世功业。”



“前番得罪,纵然娘娘怪罪,成器也无话可数。唯愿娘娘和陛下白头偕老,早入真宫!”



“宋王李成器敬上。”



玉真宫里,太真妃看着宋王的来信,一时不由呆住了。之前那封信,虽然只有寥寥几句,但却极尽讽剌之能。



太真妃本来以为,宋王受了这样的讥讽必然会勃然大怒。没想到,居然是这样的一封回信。



“妹妹,宋王写了什么?”



宫帐外,杨钊看着手捧信纸,默默发呆的太真妃,心中如百爪挠心,好奇不已。娘娘从收到信之后就一直站在那里不言不动。



杨钊心中实在好奇,宋王到底写了什么,竟然使得妹妹这样。



“你自己看看吧!”



太真妃手腕一抖,便把宋王的信递了过去。



“这,这……”



杨钊看完宋王的来信,不由目瞪口呆:



“这真的是宋王写的吗?”



“是啊!”



太真妃幽幽道,宋王的笔迹她还是认得的。这确确实实就是宋王李成器的笔迹无疑。堂兄李钊的意外她看得出来。



但又何止是他,就算是就连她看到的时候,都非常的意外。前一首诗是赞美,宋王这封信更是**裸的赞美。



看到这封信的时候,太真妃甚至忍不住去想,难道宋王真的是因为不知道她的长相,才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吗?



偏偏宋王在信里的口吻又非常的真诚,这让太真妃又没法去怀疑。



而且,能因为她的美貌而改变在朝堂上的态度,这本身就是对她极大的赞美。女子和男人不一样。



赞美一个女子的美貌,就是对她最大的奉承。没有女子不以自己的美貌为荣。太真妃也是一样。



对于宋成器,她本来有很多的不满。但是这一刻,却突然恨不起来了。



伸手不打笑脸人,对于一个赞美自己的人,太真妃又如何去记恨。



“不过,实事求是的说,他这翻话倒也并不为过。”



杨钊沉吟片刻,很快冷静下来。虽然宋**里的奉承有些**裸,不过杨钊并不认为宋王的话有多少的夸大。



堂妹从小就是天香国色,显然出绝色美人的胚子。而越大就越漂亮,越明显,甚至有时候同族人看到她的时候,都会忍不住心中产生涟漪。



不过自从那位神秘的术士上门之后,所有杨氏族人都知道,堂妹有“鸾凤之命,宫闱之格”。



所有人都将她保护起来,不让她怎么接触外人。



堂妹的天姿,恐怕也只有她自己不知道罢了。



当年的堂妹,自己最后见她的时候,还只有十二三岁,她就已经是沉鱼落雁,国色天香了。嫁入寿王府这么多年,说实话,现在的堂妹长成什么样子,就连杨钊都没有见过。



那张宫帐牢牢遮挡着,就连杨钊都无缘得见!



...



第一百二十八章 真相曝露!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过,宋王这是什么意思?这两封信明显看着不一样啊!”



杨钊没有再问下去,而是想起了之前的那封信。【无弹窗..】当时还感觉不出来,现在一看,两封信的笔迹可是完全不同。



一封歪歪扭扭,他杨钊写的都比他好。另一封,强毅、遒劲,很有风骨,完全不是同一个人写的。



“而且,那首诗上面为什么还会盖上宋王的大印?宋王到底在弄什么玄虚?而且,那首诗可是大有不妥,难道他就不怕引起陛下误会吗?”



杨钊一脸的不解。



“这个就要问他了。”



太真妃淡淡道,她嘴上说的平静,但最后一刹那的声音波动显露了她的真实内心。宋王回的什么信其实已经不重要。



太真妃真正在意的其实只有一点。那首“清平调词”到底是谁写的?还有没有清平调词二和清平调词三?



……



太真妃的第二封来信,这回宋王终于收到了。三个人宋王、卢廷、老总管围在一起,乌金的镂空衮龙桌上就放着太真妃的那封信。



和这封信一起的,还有王冲那首歪歪扭扭的“清平调词一”。



太真妃的来信,还有王冲的“清平调词一”并排放在桌上已经有一个时辰了,三个人看了又看,表情说不出的精彩。



“好诗,确实是好诗!王严王耿直是边陲武将,教出的子嗣居然有这样的诗书之才,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还是卢廷首先打破了寂静,盯着桌面上的那首诗,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这首诗绝简洁洒脱,美而不艳,放置中土四海,都是让人传诵的极美、极佳的上上之作。



就连卢廷也不得不承认,这首诗的诗才是碾压朝廷绝大多数才子士大夫的。至少他卢廷就做不出来。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卢廷说出这翻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却是精彩之极。



“确实是好诗!”



一旁,宋王点了点头,脸上的表情同样的精彩至极,妙不可言。



他根本不知道王冲居然以他的名义,给太真妃写了一首思慕、赞美,甚至有些暖昧的诗。



当着卢廷和老总管的面,这实在让他不知道把脸往哪里搁。



宋王自认行事端正,堂皇正大,这事他可从来没干过。



虽然这首思慕、赞美太真妃的诗根本不是他写的,而是王冲代笔的,但诗上面盖的盖的可是他李成器的大印,他也不能说一点关系都没有。



“还好,冲公子天生聪慧,这首诗特意写的歪歪扭扭,一看就知道不是殿下手笔。这样也能洗清嫌疑,避免让人由此产生误会。”



最后还是卢廷瞧破了王冲的心思:



“这首诗殿下是万万不能写的。落入有心人眼里必然引起流言蜚语。但是冲公子就不一样。他才不过十五岁,比太真妃都要小得多。少年慕艾,乃是人之常情,即便是将来事发,也不会有人说什么。只会说是少年人的真性情!”



“从这一方面,冲公子为殿下可谓思虑周全,方方面面都已经考虑到了!”



说到最后,卢廷心中感慨不已。有些事情,只有等到最后的时候,才会明白为什么。



王冲要了宋王大印,又以宋王的名义给太真妃写信,却不让他们看的时候,他们还觉得讳莫如深。不知道王冲到底是在做什么。



但现在想来,这个少年天资聪敏,他所做的一切,其实方方面面都是在为宋王考虑。



宋王两家数代情谊,从这方面说,这个孩子真的是尽心竭虑了!



“这孩子确实有心了。殿下,我以为,王家三代子孙之中,这孩子或许可以大力栽培!”



老总管也开口道。



老总管很少开口,但如果他开口,往往拥有非凡的份量。听到老总管的话,就连宋王都有些意外的。



老总管大部分时间都是提醒他“小心”,“不要轻易相信某个人”。



这还是他第一次听到老总管主动向自己推荐某个人,而且这个人还是一个十五岁的”“小孩子”。



很显然,对于王家的第三子,老总管的印象非常好。



“这件事情暂时不必着急,朝廷里不是已经在讨论三大训练营的事吗?听说第一批名额非常紧张,到时候,拿我的令牌给这孩子报上去吧。”



宋王笑道。



“是。”



老总管点了头,认了下来。



三大训练营的事情是由陛下开口,帝国首创。现在吸引了帝国几乎所有的王公贵族,世家豪门的子弟。



但是因为名额有限,因此竞争非常激烈,远不是宋王说的紧张可以形容。不过,如果有宋王的令牌,那一切就完全不同了。



“卢学士,太真妃的事,你以为怎么办?”



宋王又扭头看向了一边的卢廷。



“呵呵,殿下何必纠结。竟然王冲没有隐瞒,直接让殿下看信,显然想好了应该怎么去做。殿下不必顾虑,直接告诉太真妃就可以了。这样也能洗清嫌疑,避免以后留下嫌话。”



卢廷道。



这首“清平调词一”,王冲写没有问题,但是换了宋王就大大有问题。王冲年少,少年慕艾,看到美人会产生思慕这是很正常的,没人会说什么。



但是换了宋王,那就真的是会被御史大夫们弹劾到死了。这件事情必须在萌芽之前就洗刷干净!



王冲的意思显然也是这样。



“那……就按照你说的办吧。”



宋王点了点头,心中却是唏嘘不已。太真妃连来了两封信,第一封信是讥讽,第二封信是质问,语气里责怪的意思明显减少了不少。



很明显,王冲的策略产生了作用!



只要太真妃不因为入宫的事牵怒自己和朝堂中的众臣,齐王和姚家就很难利用太真妃在朝堂里坐大。



也可以将此事的冲击减到最小。



……



宋王的回信很快到了玉真宫里,这是太真妃第一次知道“清平调词一”的作者是谁。



“王冲?”



宫帐之中,看着信纸上那个名字,太真妃深深的皱起了眉头。这个名字他可从未听过。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对于那个写出“清平调词一”的人,杨钊其实是并不怎么感兴趣的。他感兴趣的只有赌坊里的骰子而已。只是拗不过妹妹而已。



只是,突然之间听到“王冲”这个名字,杨钊心中猛的跳动了一下。



“妹妹,你刚刚说什么?”



杨钊浑身一个激灵,突然开口问道。



“王冲!”



“哪个王冲?”



“信上说是王家子弟,边陲武将王严王耿直之子。”



“嗡!”



杨钊心中一震,猛的睁大了眼睛,一脸吃惊的神色。在这里突然听到这个名字,实在是让他有种猝不及防的感觉。



“怎么,你认识?”



太真妃立即感觉出了什么,一脸的吃惊。



“如果你说的是那个名将王严的幼子,那恐怕真的认识了!”



杨钊认真的点了点头,感觉有种说不出的诡异。冥冥中,他又想起了那个青凤楼卖剑,被自己拦住后,二话不说给自己一千两黄金的少年。



杨钊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居然会在这里再次听到他的名字。



“这怎么可能?”



杨钊猛的睁大了眼睛,心中震动不小。那孩子好像才十四五岁吧,能铸天下第一剑,还能写出这样的好诗?



而且关键是,他为什么会帮宋王写信?



难道说,这个孩子还深受宋王的重视不成?



有那么一刹那,杨钊感觉自己大脑都不够用了。有种见鬼的感觉。



“到底是怎么回事?”



太真妃比杨钊还在意外。



堂兄没有否认,很明显他是真的认识。但是……怎么可能?堂兄进京才多久,他怎么可能就认识给自己写诗的那个人?



“妹妹,还记得我跟你提过,有个傻子给了我一千两黄金吗?”



杨钊直接道。



“记得,怎么了?”



“那个傻子就叫做王冲!”



杨钊道。



“啊!”



太真妃也呆住了:



“你是说,给我写诗的那个人只是一个十五岁的孩子?”



“嗯。如果他确实是王家的子孙的话。”



杨钊低下头,认真道。



“这怎么可能?!!”



太真妃心中惊异不已。



她完全无法相信,那个写出极美极美的“清平调词一”,那个赞美他如同仙子,隐隐流露出思慕之意的人,居然还只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人。



但是想想那歪歪扭扭的字迹,想想字里行间的思慕,内心深处,太真妃却又相信了。



如果那个写下清平调词一的人真的只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那写出歪歪扭扭的字迹就不足为奇了?



更重要的是,如果那诗是宋王写的,恐怕不管是她还是宋王,都难免惹来非议。但如果是一个十五岁的,看过自己的少年写的,那就反倒没什么。



只是太真妃怎么也想不明白,她一直深居在玉真宫中。那孩子到底是怎么知道她长相的?



种种念头从脑海中掠过,第一次,太真妃突然对于那个素未谋面的“王冲”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到底是什么样的少年,才能随随便便的一掷千金?



到底是什么样的少年,才能写出那样的诗词,毫不掩饰对自己的思慕?



关键是,这才还是一个十五岁的孩子啊!



……



太真妃心中突然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



133-138(2/2)-->>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